良种奶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畜牧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牛肉产品作为益补食品,已越来 越被广大消费者青睐,它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增强民众体质的一种优质产品,无可替代。 大力发展养牛业已成为内蒙古正在实施的资源转换战略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奶类是人类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牛奶蛋白的氨基酸平衡,钙含量很高,且品质优良,钙、磷比例适当,还有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很高,因此奶类食品被专家称作是 “ 几近完善的食品”,是人类改善营养,增强体质所不可缺少的。 据统计资料显示, 200*年,世界养牛 亿头,其中奶牛 亿头,产奶总量约 5 亿吨,年人均奶类占有量为 103 公斤,发 达国家达到了 312 公斤,发展中国家 公斤,而我国只有 10 公斤左右。 世界人均每天消费牛奶约 270 克左右,发达国家人均每天消费量约在 500克左右。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提出了“ 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的口号,人均牛奶消费量从不到 10 公斤提高到 68公斤,印度年人均牛奶消费量达到了 60 公斤,就连泰国这样的国家也达 19 公斤。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知识逐渐普及,膳食结构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营养、安全、质优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方面。 奶业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在许多产业 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奶产业风景这边独好。 我国奶牛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奶牛数量及奶产品量逐年递增, 200*年全国存栏奶牛达 687 13 万头,其中良种及改良种奶牛不足 200 万头,年产奶总量达 1299 万吨,人均消费量仅有 10 公斤。 综上所述,我国与世界牛奶人均消费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反映出我国奶产业发展落后,也间接地说明奶牛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一、奶源市场前景分析 在我国,乳制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大中城市,奶类消费正从营养保健品转向生活必需品,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 据有关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婴儿对奶类的消费占整 个消费市场的 19%, 60 岁以上的老人占28%,其它年龄段占 53%。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偏好是影响我国乳品消费需求量最重要的因素。 许多人宁可花很多的钱买昂贵的补钙药品或保健补品,却不明白价格低廉的乳品对改善营养、平衡膳食结构、补钙和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 据全国人均奶品消费统计资料分析,牛奶及奶制品的市场潜力在农村,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虽然目前城市居民乳品年人均消费量达到 公斤,但农村人口乳品消费近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人均消费量只有 公斤,仅为城市居民消费量的 %,中国农村乳品市场几乎是一片空 白。 详见下表: 中国 20xx 年代以来牛奶产量及城乡居民人均奶品消费情况统计表 年份 * * * * * * * * * * * 奶产量 (万吨 ) 503 497 498 559 629 601 663 718 870 1026 1299 城镇人 均 消费量 (公斤 ) 农村人 均 消费量 (公斤 ) 我 国乳制品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相比,我国是发展乳业最有前途和潜力的国家。 一个拥有 13 亿人口的大国,乳牛 14 头数仅有 687 万头,产奶量也仅有 1299 万吨,人均占有量只有 10 公斤,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10,而美国人口 3 亿多,就有奶牛 900 多万头,人均占有奶量达 240 公斤。 我国 18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约有 4亿多,占总人口的 %,如果有 2 亿学生,普遍推广学生奶,按每天每人 250 克计算,每天需求量就达 5 万吨,年需求就达 1825 万吨,就我国目前的产奶量全部供这 2 亿学生用奶,还差近 600 万吨,如果再考虑 婴幼儿、老人、城乡居民消费,全国人均每增加 1 公斤消费量,需求量就增加 65 万吨,如果全国人均年消费量增加 10 公斤,需求总量则增加 650 万吨,据此分析,就目前的奶源生产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我国乳品需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二、奶牛市场前景分析 根据国家农业部提出的畜牧业“ 十五” 发展计划,到 200*年末,奶类总产量将达到 1400 万吨,比 200*年增加 481 万吨,平均每年增产 96 万吨,年递增率为 9%,人均占有量达到 10 公斤,牛奶总产量达到 1260 万吨。 按照“ 十 五” 期间的发展速度测算,到 200*年,全国平均奶牛 单产为 20xx 公斤 /年。 要达到 1260 万吨的产量需要奶牛 630万头,较 200*年末的存栏增加 141 万头,平均每年增加 28 万头。 根据远期规划,到 20xx 年,奶类总产量将达到 3600 万吨,比 200*年增加 2200 万吨,平均每年增加 220 万吨,年递增率为 10%,人均占有量达到 25 公斤,牛奶总产量达到 3240 万吨,全国平均奶牛单产为3000 公斤 /年。 要达到 3240 万吨的产量需要奶牛 1080 万头,较 200*年末的存栏增加 450 万头,平均每年增加 45 万头。 根据国内现有奶牛存量调整的需求,随着奶业的发展,高产、优质的牛 奶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以优良品系的奶牛逐步替代现有的低产奶牛将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现有 687 万头奶牛中,仅有 150 万头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单产在 3~4 吨之间。 我们暂且考虑在三年内,这部分奶牛继续为企业贡献,其余的 450 万头奶牛分五年逐步替换成为高产、优质奶 15 牛,每年可替换的奶牛应不少于 80 万头。 综合上述,在未来三年内,市场可以容纳的优质奶牛的数量每年大约在 100 万头左右。 16 第六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期限 一、建设标准 采用现代化设施进行全舍饲饲养。 购置体重 500~600 公斤( 2~5 岁)的黄牛 13000 头作为受体牛。 从加拿大购进性控雌性胚胎 20xx0 枚,性控率达 98%以上,一次受胎率达到 78%,生产商品高产奶牛产奶量达 吨 /头 .年以上。 受体牛暖舍建设标准 6 平方米 /头;活动场 20 平方米 /头。 二、建设规模 根据奶牛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本项目初步拟定购置受体黄牛13000 头,每年购入性控雌性胚胎 20xx0 枚,年产高产奶牛 9259 头。 根据以上饲养规模,确定该场区占地 230 亩。 建基础母牛舍 78000 平方米;活动场围墙 3000 米;办公室、宿舍、餐厅 等 300 平方米;胚胎移植操作室 300 平方米;防疫、医疗、化验室等 300 平方米;产房 300平方米;犊牛哺育室 300 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库房 800 平方米;储草大棚 6000 平方米;青贮窖 50000 立方米;场区绿化及硬化各 10000平方米;配套水、电及各种辅助设施。 购置项目配套的各种设备。 三、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为 1 年。 年内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项目论证、申请立项、项目审批、土建及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受体牛购置及胚胎的引进,年底达产。 17 第七章 饲养管理 一、主要生产技术指标 受体牛体重 500~600 公斤 受体牛年龄 2~5 岁 受体牛有效利用率 90% 胚胎性别控制率 98% 第一次受胎率 78%,最终受胎率达 85% 产仔成活率 95% 产出高产奶牛产奶量 吨 /头 年以上 二、高产奶牛胚胎繁殖技术措施 受体牛的选择 购置受体牛前,要派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亲自赴产地作技术考察,对拟购置的受体黄牛逐个进行鉴定,严格进行系谱、育种档案、性能审查,确定为优良个体者方可购入。 严格选择胚胎来源及质量 在引入胚胎前,首先要对胚胎的系谱记录进行严格审查,也要派专家赴产地进行技术考察和鉴定,确认供体母畜属优秀 个体。 然后监督生产并对胚胎的质量认真鉴定,同时要对胚胎处理的技术程序进行监督,保证所用胚胎 95%以上为 A 级。 胚胎在购入时,按合同要求达到相应技术指标。 入关时必须经国家相应部门的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引入。 胚胎移植前准备工作 胚胎移植前,要选择适龄受体牛群。 慎重挑选健康、无疾病、年 18 龄和体格大小合适、能正常生育的母牛作为受体,以使胚胎移植能顺利进行并保证移植的质量。 准确把握母牛的发情周期 受体母牛确定以后,技术人员要采取同期发情措施,仔细观察受体牛的发情状况,准确鉴定发情的开始时间,以便准确、适时地 移植胚胎,保证移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