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大豆也叫黑珍珠,黑皮绿肉,不但蛋白质、脂肪含量特别高,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除具有普通大豆食用特点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长期食用可软化血管,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强身壮体,故有壮豆之美称。 黑大豆兼黑色、绿色、高营养保健品于一身,深受消费者青睐。 一、特征特性:黑大豆生育期 130 天左右,株高 90 厘米,无限结荚习性,主茎分枝 7,植株呈扇形,花多荚密,单株有效荚 150,最多达 300 个;多为 3荚,百粒重 35。 抗病力极强,成熟时青枝绿叶。 一般亩产125斤,高产地块可突破 400 公斤。 因此黑大豆被列为黑山地区重点小杂粮品种。 我们对黑大豆进行了种植试验示范,摸索 2、出一套高产栽培措施。 二、选地播种:种植黑大豆宜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不重茬、不迎茬的地块。 一般 5 月 1为播种适期,以穴播为主,每亩保苗 6000。 每亩施优质农肥 3000 公斤、复合肥 10斤做底肥;在现蕾开花期每亩追施尿素 8斤,以满足黑大豆对养分的需求。 三、田间管理:黑大豆对水分要求非常敏感,在开花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以促进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黑大豆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大豆食心虫,防治蚜虫可用 溴氢菊酯(敌杀死)乳油 4000液每亩 50 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用敌敌畏熏蒸方法。 黑大豆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在花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隔 15 天喷 1 次,连喷 2,可收到防病治病效果。 四、及时收获:当黑大豆叶片由绿变黄逐渐脱落、茎秆呈褐色、种皮变黑呈本品种固有的颜色时即可收获。 收获晚会炸荚落粒。 收获后及时脱粒,以防大豆食心虫为害。 专利查询。黑大豆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桃多采用实生繁殖,品种退化、混杂、结果晚、品质差、产量低一直是核桃栽培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通过采取适用良种、加强土肥水管理等综合管理措施,取得了 1 年定植,2 年嫁接,3 年开花结果的良好效果,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一、砧木苗的定植 定植之前,首先进行整地挖穴,堰边间作株距 3 米,成片栽植株行距为 3 米 4 米或 4 米 5 米。 苗木要选用生长健壮充实
1、陇红心甘薯原产潮安县凤塘镇鹤陇村,其历史悠久,自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是一个典型的地域性品种。 该品种属长蔓型。 心叶紫红色,叶片呈心形,茎蔓坚实,较抗病虫害,适应性强。 薯块肉质优柔、细腻甜滑、熟而不烂,食味品质优。 由于该品种长期采用采用藤蔓繁殖造成品种退化,致使产量不高不稳,品质下降,制约了鹤陇红心甘薯生产的发展。 近年来我们对该品种进行筛选提纯,并根据不同目的要求
D、②③④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 v- 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甲、乙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在如图 144所示的 v— t图中, A、 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 A、 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tropical(熟带的) areas will bee farmland for crops or grasslands for cattle. We are likely to have more greenhouse gas in the future from agriculture than that ing out of all forms of transportation
1、层深厚,耕作层适宜厚度为 20 至 30 厘米,要求排水条件良好。 目前主栽品种有美国黑薯一号、烟紫 300 等。 移栽前准备整平整细耕层土壤,做到无坷垃,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亩施优质有机肥两吨、尿素 6 至 7 千克、磷酸二铵 12 千克、硫酸钾 14 千克;做垄覆膜,按垄底宽 50至 60 厘米、垄高 20 至 25 厘米、垄背宽 25 至 30 厘米、两垄间隔 10 至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