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催芽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种。 晒种有利提高种子的发芽势。 浸种前选晴天,把种子倒在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 34 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 12 天。 翻动种子时注意不要戳破种皮。 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要增加种子翻动次数。 二、选种。 选种可进一步除去秕谷、病粒等,使种子达到饱满度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生长整齐一致。 通常采用清水和盐水选种 2 种方法。 盐水选种的关键是配好比重适宜的盐水,比重以 适宜,具体配制方法是:100 公斤清水加食盐2025 公斤,搅拌溶解后用比重计测,也可用鲜鸡蛋替,以鲜鸡蛋放入溶液中露出 5 分硬币大小即为适宜。 三、浸种 坚持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 2、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 目前常用的浸种药剂有菌虫清、吡虫啉等。 使用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 第一、药量与兑水量。 用菌虫清 包(20 克)加 10%吡虫啉 10 克,两种药剂先混合后加少量水调成浆糊状,然后加清水 8 公斤,均匀稀释。 第二、稻种量与药液量:将晒选过的稻种 56 公斤,浸入配制成的 8 公斤菌虫清和吡虫啉的混合药液中,上下翻动数次,浸种容器需加盖,并置于阴凉避光处。 如在同一容器内需浸的稻种数量较多时,可按上述比例配制药液。 第三、浸种时间与气温:在日平均气温 1820时,浸种 60 小时(三夜二天),2325时浸种 48 3、 小时。 一般 5 月底以前浸种的,要求浸足60 小时,6 月初开始播种的需浸足 48 小时,浸足时间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浸种时间长短也可以种子吸足水份为依据,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时,表明种子已吸足水分。 一般23 天左右。 浸种后不必淘洗可直接催芽。 四、催芽 催芽是人为创造适宜的水、气、热条件,促使稻种集中、整齐地发芽的过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催芽播种比不催芽播种出苗快 3 天以上,而且苗整齐一致,成苗提高 5%10%。 因此无论采用哪种育苗方式,都应先催芽再播种。 稻种经严格消毒和充分浸泡吸足水后就可以进行催芽。 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 4、、匀、壮。 快是指要催芽迅速,2 天内催好芽,其中破胸需 24 小时,适温催芽需 12 小时左右;齐是要 90%以上的稻种达到催芽标准;匀是是指根和芽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催芽的基本技术环节是高温破胸、保湿催芽、低温晾芽 1、高温破胸。 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 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 在 38的高温上限内(即最高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38),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齐。 反之,则破胸慢,且不整齐,播种后易形成大小苗。 将吸足水份的种子放入 50左右的温水中(手试不烫手)泡 5钟(增加能量),起水后 5、立即用用湿麻袋包好种子,四周用稻草覆盖保温(麻袋、稻草的作用是透气、保温、保湿),稻种很快就会升温,温度应保持在 35左右,隔半天用手摸一下种子,不烫手就可以。 切不可用塑料布、塑料编织袋、尼龙袋包扎,因为其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种子缺氧(种子破胸时要呼吸大量氧气),产生酒精,使种子中毒死亡 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一般 1224 小时就可破胸。 2、保湿催芽:种子白芽露出后是最容易烧芽的时候,要立刻降温至 28以下,只要不超过 30,就不会烧芽。 破胸出芽后,揭去稻草,温床温度农业技术全集之植,5,湿度保持在 80%左右,维持 12 个小时左右即可催出标准牙,当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就达到催芽要求了。 机插秧的秧苗催芽标准为露白或芽长 2 毫米时为宜。 3、低温晾芽:由于出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一温度一般要高于当时的气温。 摊晾炼芽使种芽得到锻炼,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种芽的抗性和提高生命力。 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室内摊晾,在自然温度下炼苗一天, 达到内湿外干就可播种了。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