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单晚稻中后期管理内容摘要:

2、层温度。 二是普遍进行叶面喷施磷钾肥。 如 过磷酸钙或 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增强稻株对高温的抗性。 (2)对孕穗期轻度受热害的田块,可在破口期前后补追一次粒肥,一般亩施尿素23 公斤,也可根外喷施磷钾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把好病虫害总体防治关中单晚稻中后期的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损失重,重点要把好破口期前各 45天的混合用药、总体防治关。 重点是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等穗期病害和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 各地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和水稻品种特性,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目的。 三、加强水肥管理水稻抽穗前后 15 天是需水最敏感时期,缺水受旱损失最重且不可弥补,一般以浅水灌溉为主。 乳熟期 35 天灌一次跑马水,保持湿润至黄熟。 后期切忌断水过早,一般以成熟前 35 天断水为宜。 后期注意补施粒肥,对叶色偏淡、群体较小的田块可在抽穗期亩施 23 公斤尿素;生长正常的田块普遍喷施磷钾肥12 次。 四、注意预防后期低温冷害和其它自然灾害对于江淮北部和沿淮地区部分迟栽田块,预计到 9 月上旬末抽穗扬花的,要早作预案,防低温影响。 在低温来临时,采取灌深水、叶面喷施磷钾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暴风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病害加重、倒伏的,要尽快采取挽救措施,以抗灾减灾夺丰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