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语文学生卷word版缺答案内容摘要:

《论语》十则中体现孔子安贫乐道精神的句子是: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14 题 晦暗时代下的真勇士 —— 钱玄同 1887 年,钱玄同出身于一个举人家庭。 当其他幼童还在玩着泥巴追逐打闹时,钱玄同被关在家中勤奋苦读。 3 岁随父背诵《尔雅》, 5 岁上私塾读经书,老来得子的父亲将下一代中举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有一次偷看《桃花扇》被老师发现,一戒尺打来,眉心便永远留下了疤痕。 稍长些,他被很多人称为 ‚ 神童 ‛ ,但他终究不快乐,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后来参与《新青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决定。 11 岁时父亲去世,身为妾的母亲生性善良,难免受到欺负,他当时的理想是考举人走仕途之路。 15 岁时母亲病逝,过去的人生逐渐关闭,未来的门窗逐渐打开,他渴望 接受新的事物,改变陈旧滞重的生活状态。 16 岁那年冬天,朋友送他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邹容的《革命军》,读后思想受了大刺激,以前的尊清见解为之动摇了。 17 岁那年,他把辫子剪了,以表示反对清朝的决心。 1906 年 9 月,钱玄同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随章太炎学习声韵训诂之学,思想上深受章太炎提倡复古的影响。 辛亥革命之前,他主张革命以后应复古礼,曾写了《深衣冠服说》,并做了一套复古的礼服穿戴,这在朋友中传为笑柄。 辛亥革命后的洪宪帝制和 1917 年的复辟运动两件事,对钱玄同产生巨大轰击,他的复古思 想全然消灭,转向了反对复古。 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以及政府中旧文人打着 ‚ 保存国粹 ‛ 旗号来抵制科学和新知识,使他决定踏上两条路:一是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二是思想革命,主张反对礼教。 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前驱中,钱玄同自诩 ‚ 小卒 ‛ ,却是一名比任何人都勇猛的 ‚ 急先锋 ‛ ,他不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但当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新青年》,与陈、胡二人并肩作战。 1917 年,他开始积极投稿,用通信的方式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寄给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的最多,讨论的内容是怎样建立新的文学 ,主要贡献是从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语言文字的学理上说明新文学建立的必要和可能,同时,他积极参加国语运动,加入了国语研究会,主张文化教育改革。 在此期间,他提出了 ‚ 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 的口号,明确了新文学革命的对象,再次奋力呼出推翻复古派的口号。 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又身为古文大家的钱玄同,毅然从旧文化的营垒中突围出 来支持文学革命,其影响力巨大。 最初的文学革命,只是在《新青年》上说说而已,没有产生号召性力量。 ‚ 其后钱玄同、刘半农参加进去, ‘ 文学运动 ’‘ 白话运动 ’ 等旗帜口号才明显地提出来,这时形成的力量才有 凝聚力。 ‛ (周作人语) 当《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时,中国思想 界一片沉闷,新旧思想没有交锋,不利于把新文化运动推向前。 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装扮成反对新文化的顽固派,写信攻击《新青年》,刘半农则针锋相对加以驳斥,故意在社会上造成论战,以引顽固派出洞,这就是新文学史上有名的 ‚ 双簧戏 ‛ ,它成功地推动了新文学、新文化运动。 除了自己写文章,钱玄同还甘当 ‚ 求稿 ‛ 小卒。 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向鲁迅求稿,其中最经典的对话如下:(鲁迅) ‚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 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 然而是从 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 (钱玄同) ‚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 谈话的结果是鲁迅从消沉中醒来,开始为《新青年》写文章,第一篇就是《狂人日记》。 五四高潮后,《新青年》团体解散,钱玄同退回书斋,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国语运动。 不过在 1925 年女师大事件中,他同鲁迅等人一起,发表了同情学生、反对杨荫榆的宣言。 一二 九运动期间,儿子钱三强参加游行,也得到他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