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菇半熟料栽培越夏管理要点内容摘要:

1、东地区每年的 6 月中旬开始,由干旱闷热天气转入连雨季,阴雨连绵,10 多天见不到充足的阳光,温度高,湿度大,似“桑拿”天气。 从 7 月中旬到开盘前又是烈日炎炎,菌袋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极易退菌或受病虫害侵袭,导致开盘后或第 1 次打水后菌盘(袋)软烂,使菇农受到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栽培实践,掌握一套越夏管理方法,现将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 做好越夏前的发菌管理工作要选择优良的菌种。 栽培时间要适宜。 菌盘(袋)放在室内或室外遮阳码盘发菌,定时倒垛,在菌丝体长满菌盘(袋)表面后,及时摆到培养架上,杂菌污染的菌盘(袋)要放置在栽培架的最底层,利用低温环境来遏制杂菌生长,严重的应及时废弃。 2、当盘(袋)由原来的白色转为橘红色后,表明菌皮层已完全形成,即可进入越夏管理了。 2 温滑菇属于低温出菇型食用菌。 如果菌盘(袋)在越夏时控温措施不当,将会导致菌丝生命力衰退,代谢失调而逐渐死亡,这是开盘后菌盘发软、菌丝体死亡、菇农称之为“空包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止病的主要方法:在搭建菇棚时,棚中心距地面不低于 层菌盘距棚顶应有 距离。 棚顶用农作物秸秆或加厚草帘遮盖,避免烈日直射菌盘。 也可在大棚两侧种植爬蔓植物,让枝叶为大棚遮阳降温度夏。 棚内温度应控制在 30以内;超过 30要及时往棚内四周地面及棚顶洒水并加强通风以降温。 光越夏场所要求避光和弱光照,严禁阳光直射。 因为发菌后期菌丝体穿透整个培养基 3、,菌盘(袋)表面形成橘黄色蜡质层,散射光过强,使蜡质层增厚,水分不易进入培养基,子实体形成困难,并且还可以引起盘菌(袋)因水分急剧蒸发而干枯死亡,所以必须加厚棚底及周边遮阳物。 湿空气相对湿度不得超过 80%。 如果湿度过大,则菌皮增厚且菌盘(袋)容易霉烂,同时菌盘(袋)还易受虫害侵害。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较多,致使菇蝇、菇蚊、蛞蝓等大量繁殖,咬食滑菇菌丝,菌盘(袋)内大量菌丝体被吃掉,菌盘疏松,喷水后很快腐烂。 主要降湿措施是加强通风,另外地面撒生石灰或新鲜煤渣等吸潮物,对菌盘(袋)内积水要及时排出。 风要求经常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流通,每天通风 24 次。 若棚内温度在 25以上时,则必须昼夜打开门窗通风降温,长时间不通风,温度会升高,湿度也相对增大,成为各种病虫害的滋生源。 虫害防治要定期用 2%石灰水喷洒整个棚内空间,然后用甲基托布津 1000 倍稀释液喷雾,隔天再用敌敌畏 200 倍液或 90%敌百虫 500 倍液喷雾 1 遍,整个越夏阶段综合治理 2 次,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别菌盘(袋)夏季出菇时,轻者不宜开盘,可在出菇部位割开薄膜,将菇蕾摘除,然后用胶带封好。 大量出菇时,可以打开菌盘,摘的子实体可鲜品上市,夏后期至开盘前 1 周,应适当调节菇棚内的昼夜温差,从而诱导原基形成。 晚间将菇棚周围的塑料卷起,白天盖上,反复几天,促使滑菇菌丝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