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效果好,既增温保墒,又大大提高了冬麦的越冬返青率,播种量以每点 10 粒左右为宜。 二、整地为了种好冬小麦,在 9 月 15 日前需要整地结束。 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冬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 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2 立方米,以提高地力。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 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 120 厘米,畦高 10 厘米。 三、播种施肥9 月 15 日至 25 日是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亩播量 75 至 10 公斤,垄播行距 60厘米、播幅 30 厘米。 畦播,每畦播 8 行,行距 15 厘米 3、。 机械平播行距 15 厘米,开沟播种沟深 6 至 7 厘米。 随种亩施三元素复合肥或二铵 10 至 15 公斤,覆土厚度 5 厘米,播后镇压。 四、田间管理冬小麦在越冬前有 1 个半月的生长期。 在越冬前长到 6 至 7 片叶,有 3 至 4 个分蘖为最佳,防止冬小麦在冬前拔节,降低抗寒力。 冬前镇压一次,有灌水条件的地块灌一次封冻水,越冬期间要防止牲畜践踏。 返青期及时镇压,提高越冬返青率,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排水。 返青后追施返青肥每亩追尿素 10 公斤,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灌一次返青水,在冬小麦长到 4 至 6 片叶时,要及时喷施2,4酯防除杂草,每亩用药 75 克。 如草荒严重可增加药量至 100 克或 125克,拔节后视早情及时灌水,并补施尿素每亩 10 公斤,如无降雨或灌水条件,可用硫铵代替,亩施 15 至 20 公斤,争取亩成穗 45 万至 50 万穗。 在 6 月中旬注意调查蚜虫虫口密度,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在 6 月下旬及时防治小麦粘虫,用敌敌畏防治。 五、及时收获适合我地区栽培的冬麦品种一般都在 6 月 25 日至 7 月 7 日成熟,个别品种由于籽粒外颖包裹松散,收获晚容易造成自然落粒,蜡熟期选隋朗天气及时收割脱粒入库,以减少损失。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