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效果好,既增温保墒,又大大提高了冬麦的越冬返青率,播种量以每点 10 粒左右为宜。 二、整地为了种好冬小麦,在 9 月 15 日前需要整地结束。 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冬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 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 2 立方米,以提高地力。 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 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 120 厘米,畦高 10 厘米。 三、播种施肥9 月 15 日至 25 日是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亩播量 75 至 10 公斤,垄播行距 60厘米、播幅 30 厘米。 畦播,每畦播 8 行,行距 15 厘米 3、。 机械平播行距 15 厘米,开沟播种沟深 6 至 7 厘米。 随种亩施三元素复合肥或二铵 10 至 15 公斤,覆土厚度 5 厘米,播后镇压。 四、田间管理冬小麦在越冬前有 1 个半月的生长期。 在越冬前长到 6 至 7 片叶,有 3 至 4 个分蘖为最佳,防止冬小麦在冬前拔节,降低抗寒力。 冬前镇压一次,有灌水条件的地块灌一次封冻水,越冬期间要防止牲畜践踏。 返青期及时镇压,提高越冬返青率,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排水。 返青后追施返青肥每亩追尿素 10 公斤,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灌一次返青水,在冬小麦长到 4 至 6 片叶时,要及时喷施2,4酯防除杂草,每亩用药 75 克。 如草荒严重可增加药量至 100 克或 125克,拔节后视早情及时灌水,并补施尿素每亩 10 公斤,如无降雨或灌水条件,可用硫铵代替,亩施 15 至 20 公斤,争取亩成穗 45 万至 50 万穗。 在 6 月中旬注意调查蚜虫虫口密度,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在 6 月下旬及时防治小麦粘虫,用敌敌畏防治。 五、及时收获适合我地区栽培的冬麦品种一般都在 6 月 25 日至 7 月 7 日成熟,个别品种由于籽粒外颖包裹松散,收获晚容易造成自然落粒,蜡熟期选隋朗天气及时收割脱粒入库,以减少损失。 专利查询。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世纪 70 年代,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 的主要目的是 ( ) ( ) 世纪 60 年代 世纪 70 年代 世纪 80 年代 世纪 90 年代 、英特尔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都在 ( ) 三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 2. 四、问答题: 1.“二战”后初期和 20 世纪 80~90 年代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 结合教材
2、米在生长发育期若遇低温霜冻,会受冻害而减产但只要加强中耕、追肥、除草、防病虫等管理,仍能挽回部分损失。 地温 20于 4摄氏度根系便停止生长。 抽雄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时期,日平均温度 25摄氏度最为适宜。 开花授粉期间,若气温高于 35摄氏度,又遇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时,花粉容易丧失生活力,花丝容易枯萎,常产生“秃顶”和“稀谷豆”现象。 在灌浆期间,低于 17历时过长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 2: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 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请回答: ( 1)材料 1 是一条命令,它是在什么时间、由哪个军队下达的什么命令。 ( 2)命令下达之后,前线官兵是如何坚决抵抗的。 ( 3)材料 2 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 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诺言的。 ( 4)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
2、每667 平方米株数 株。 (3)复合播幅 240玉米小行距 30距 15行距 210 667平方米株数 3700 株;在大行间内间种 4 行大豆,行距 30间留苗 15 株,每 667 平方米株数 株。 根据德宏州农科所对冬玉米间种大豆以上三种结构模式比较分析,每 667 平方米产量以复合播幅 180高,每 667 平方米玉米产 豆 合产量 值以复合播幅 210高,每 667
2、上面覆盖 2层塑料薄膜,也可以将刚接好菌种的菌袋与保温菌袋搭配堆码,先在底层码 3层发好半袋菌丝的菌袋,再码 4层刚接过菌种的菌袋,上面覆盖塑料薄膜。 菌袋在发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要每天检查菌袋温度,菌袋温度超过 27时揭膜降温。 菌袋长满菌丝后立即取出,排放到出菇处出菇,将刚接种的菌袋码在还未长满菌丝的菌袋上面,盖膜保温培养,如此陆续取出长满菌丝的菌袋,填放新接种的菌袋。
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 1933 年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回答: ( 1)右图反映了当时美国发生的什么社会现象。 ( 2)发表上述演说 的总统是谁。 ( 3)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这位总统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右图是 1927 年德国的一幅漫画。 读图后请回答: ( 1) 1927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什么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