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检测内容摘要:
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主 要是因为 A.变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变法采用的是改 良的形式 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 觉醒 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 20.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 明 ①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② 中国近代 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坎坷的 ③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 ④ 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A.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两道大题。 21题 24分, 22题 16 分,共 4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反映 19世纪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三幅图表: 图一 图二 图 三 请回答: (1)请写出三幅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6 分 ) ( 2)上述三个改革产 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 6分) ( 3)在维护民族独立方面,这三个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 对此你有何认识。 ( 12 分) 22. 转折 点 成为评价 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 (1)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被称为是俄国历史 的转折点。 (2)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 转折点,并成为 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梁启超说: “ 戊戌维新 , 虽 时日极短,现效 极少 , 而实二 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明治天皇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光绪帝 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法明义第一章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19 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为了满足本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掀起了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高潮。 因此,列强侵华特征的演变是由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2.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列强通过政治借款,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利益 ,还可获得大量附加的政治特权,但不可能都成为侵华的霸主。 3. C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与分析能力, 19 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有资本输出、强占租借地、划分 “ 势力范围 ” 和 “ 门户开放 ” 政策,其中强占租借地和划分 “ 势力范围 ” 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各列强争先恐后,妄图瓜分中国。 4. A 本题借助。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检测
相关推荐
材料 二 臣 (司马光 )向上曹言: “ 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 使民失业穷愁无告 „„ 此皆所害者大 , 所及者众,宜先变更。 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 发号令。 以解生 民之急。 ” —— 《续资治通鉴长篇》卷 356 材料 三 及神宗朝,荆公 秉政 „„ 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 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
2、成,小型铺膜机也可同时完成 23 项作业,因此可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人工铺膜一般只能在 23 级风以下作业,风力稍大就无法进行。 而机械铺膜可在 67 级风天作业,对于春季风大天,非常适用。 有着显著的抢农时作用。 (4)农作物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适用于山区,半山区气温低、年积温少的地方。 通过地膜覆盖种(苗)床,可有效提高地温、增加作物生育期和生长积温,因此
2、要推广天油一号大株型丰产品种,合理密植上,保持每穴留苗 3有效株数一般为 (3)施足基肥,巧施农肥。 凡套种冬油菜的地块,原则上要求一次施足玉米基肥,播种玉米时,亩施优质农肥 4000准氮肥 40公斤,三级以上过磷酸钙 40喇叭口期追施硝铵 10年土壤解冻后,油菜返青时期,有条件的农户可沿压膜的边缘,深施人畜粪屎 300进行化肥巧追肥。 即:将 1500溶解也可直接打孔追肥),用一根直径
生闻此,应当大庆。 ” (1)据材料 1,指出孝文帝迁都的路线。 ( 2分 ) (2)材料 2中,孝文帝为迁都提出了 哪些理 由。 你认为这些 理由是否成立 ?当时迁都还有哪些客观原因 ? (10分 ) (3)迁都建议遇到了怎样的阻力 ?对此孝文帝采取 了 什么 对策 ?( 4分) (4)迁都有何意义 ?( 8分) : 材料一: 《魏书 李冲传》曰: “ 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
塞给它吃了。 ”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 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 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 龢 也斥之为 “ 说经家一野狐也 ”。 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一一《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 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 化。 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 根据所学知识 , 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 , 是怎样进行风 俗习惯改革的 ?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 ? (2)你认为移风易俗与改革的 关系如何 ? (3)联系社会现实,你认为当前有哪些陋习需要改变 ? 高考猜想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