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培训讲义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多元素同时测定。 ② 实验室检测  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 C、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用于多种离子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用于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可同时测定多个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气相色谱法。 电化学法:在职业卫生毒物检测中,经常使用的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催化极谱法、电位溶出法等,在测定氟及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具有高的灵敏度 四、新的卫生标准(容许浓度)如何进行监测 (一)新 “ 容许浓度 ” 的新变化 (二) 正确认识新的卫生标准(容许浓度) (三)新的容许浓度对监测提出的要求 (四)新的容许浓度监测方法 (一)新 “ 容许浓度 ” 的新变化 新 “ 容许浓度 ” 的主要不同点: ①由 “ 国家标准 ” 变成 “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②由一个标准变成两个标准 ③有害物质容许浓度的数量有大幅度的增加,提出了: 330 项有毒物质的容许浓度 47 项粉尘的容许浓度 1 项生物因素的容许浓度 (一)新 “ 容许浓度 ” 的新变化 ④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容许浓度的变化  毒物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三个,即: 最高容许浓度 MAC 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STEL  粉尘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两个,即: 最高容许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STEL ⑤ 在 330项有毒物质的容许浓度中,由原来以 MAC为主,变成了以 TWA和STEL为主。 有 MAC值 ――50 项毒物 53个值 有 TWA和 STEL两个值 ――280 项 ⑥在 47种粉尘的容许浓度中,都是有 TWA和 STEL两个值,没有 MAC值。 (一)新 “ 容许浓度 ” 的新变化 《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烷烃类化合物 》 等 19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① 总尘的标准方法增加了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规定了定点长时间采样、定点短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定点长时间采样以 1~ 5L/min流量采集 1h~ 8h, 定点短时间采样以 15~40L/min流量采集 15min, 个体采样以 1~5L/min流量采集 1h~ 8h。 滤膜粉尘的增量(△ m)要求 分析天平感量 滤膜直径 △ m要求 mg mm ≤37 1≤ △ m≤5 40 1≤ △ m≤10 75 1≤ △ m ≤37 ≤ △ m≤5 40 ≤ △ m≤10 75 ≤ △ m  对滤膜要求通过除静电列出了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参考范围见表 分析天平感量 采样流量 采样时间 空气中粉尘浓度的参考范围 mg/m3 L/min min 2 480 ~ 480 ~ 3 2 480 ~ 480 ~ 3 (二) 正确认识新的卫生标准(容许浓度)  根据 GBZ 2- 2002中的有关定义和应用说明,与监测有关的几点认识: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要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按 8小时工作日内各个接触持续时间与其相应浓度的乘积之和除以 8,得出 8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 应用个体采样器采样所得到的浓度值,主要适用于评价个人接触状况;工作场所的定点采样 (区域采样 ),主要适用于工作环境卫生状况的评价。  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TWA)可按下式计算,工作时间不足 8h者,仍以 8h计: CaTa + CbTb + … + CnTn TWA= ―――――――――――――― ( 1) 8 式中: C - T时间段接触的浓度 (mg/ m3); T - 接触时间( h); 8 - 工作日的工作时间 (h); [例 1] 乙酸乙酯的 PC- TWA为 200mg/m3,劳动者接触状况为: 300 mg/m3, 接触 2h; 160 mg/m3, 接触 2h; 120 mg/m3, 接触 4h。 代人上述公式, (300 2 + 160 2 + 120 4)mg/m3h TWA = ―――――――――――――――――― 8h = 175 mg/m3。 200 mg/m3,没有超过 PC- TWA。 [例 2] 同样是乙酸乙酯,劳动者接触状况为: 300 mg/m3 接触 2h; 200 mg/m3 接触 2h; 180 mg/m3 接触 2h; 不接触 2h。 代人上述公式, (300 2 +200 2 + 180 2 + 0 2) mg/m3h TWA= ――――――――――――――――――― 8h = 170 mg/m3, 200 mg/m3,没有超过 PC- TWA。 若按 6h计算: (300+200+180) 2mg/m3h TWA= ――――――――――――― = 227mg/m3 6h 200 mg/m3,超过 PC- TWA。 [例 3] 乙酸乙酯,劳动者接触状况为: 400 mg/m3 接触 2h; 300 mg/m3 接触 2h; 200 mg/m3 接触 2h; 180 mg/m3 接触 2h; 100 mg/m3 接触 2h。 代人上述公式, 300 2+250 2+200 2+150 2+100 2 TWA=- ――――――――――――――――――― 8 = 250 mg/m3, 200 mg/m3,超过 PC- TWA。 若按 10h 计算: 300 2+250 2+200 2+150 2+100 2 TWA= ――――――――――――――――――― 10 = 200 mg/m3 没有超过 PC- TWA。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 STEL):  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 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 PC- STEL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或有害健康影响,要求在监测 PCTWA的同时,对浓度变化较大的工作地点,进行监测评价(一般采集接触 15min的空气样品;接触时间短于 15min时,以 15min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 在峰浓度下,工作 10min。 15min采样,测得 8 mg/m3,计算: 8mg/m3 10 min STEL= ―――――――― = mg/m3 15 min  PC- STEL是与 PCTWA相配套的一种短时间接触限值,必须符合制定的接触限值或推算出的接触限值。 当评价该限值时,即使当日的 PCTWA符合要求时,仍不应超过 PC- STEL评价时的要求。 乙酸乙酯的 TWA为 200mg/m3, STEL为 300 mg/m3。 劳动者接触状况为: 150 mg/m3,接触 1h; 250 mg/m3,接触 1h; 150 mg/m3,接触 2h; 100 mg/m3,接触 4h。 代人 TWA计算公式: (150 1+250 1+150 2+100 4)mg/m3h TWA= ―――――――――――――――――― 8h = 137 mg/m3。 200mg/m3,未超过 PC- TWA。 接触浓度是否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300mg/m3,不能反映出来。 因为没有高峰浓度的检测结果。 乙酸乙酯的劳动者接触状况为: 350 mg/m3,接触 1h; 300 mg/m3,接触 1h; 160 mg/m3,接触 2h; 120 mg/m3,接触 4h。 代人 TWA计算公式: (350 1+300 1+150 2+100 4)mg/m3h TWA= ――――――――――――――――――― 8h = 169 mg/m3。 200mg/m3,未超过 PC- TWA。 但有 1h 接触了 350 mg/m3,超过了 PC- STEL,但本例未说明 350 mg/m3是如何得到的,因为采样时间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苯,工作班 6小时, TWA为 6 mg/m3,STEL为 10 mg/m3,用活管以 100ml/min 流量采样, 1ml二硫化碳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 8: 00~ 9: 00 采样 15min,测得 50g/ml 9: 00~ 12: 00 采样 60min,测得 10g/ml 13: 00~ 15: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