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帽、服装生产基地及职工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明显提高,效益逐步显现;二是蔬菜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加快,科技兴菜水平明显提高,以永丰县蔬菜科研所为龙头,乡镇蔬菜站为阵地,村级示范户为 基点的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已经成型,一大批农民“土专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高产栽培技术已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三是蔬菜销售畅通,加工龙头企业初步建成,永丰县蔬菜批发市场聚集和辐射功能已开始显现。 20xx 年永丰县正式申请注册了“永丰牌”无公害蔬菜商标,知名度不断提高。 “市场 +农户”、“公司 +农户”、“协会 +农户”格局初步形成,民间流通组织活跃。 20xx 年全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 万亩,总产量 万吨,产值 亿元,其中外销近 29 万吨,外销率为 79%;蔬菜加工方面已形成年加工鲜菜近 8000 吨的 能力。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气候 项目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 18℃,日平均气温≥ 10℃的活动积温,多年平均 ℃,≥ 0℃的有效积温为 6600℃,无霜期 279 天,年平均降雨 厘米,太阳辐射总量 /平方厘米。 年日照时数为 小时,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清洁水平。 23 土壤资源条件 项目区土壤有红壤、潮土、黄壤、紫色土等多种类型,区域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土壤质量达到一级清洁 水平,完全适合建设生态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要求,为实施安全的高品质产品战略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地处赣江中游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多雨地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境内有恩江、孤江两大河流贯穿全县,与全县500 多条大小河流构成网状的天然水系,由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保护好、工业污染源少,因此水质优良,达到一级清洁水平。 地质、地貌 永丰座落在吉安中生代拗陷盆地边缘,地质构造比较复杂、项目核心区地层出露主要有第四系,白垩系,红盆地中沉积发育,受第四系和红壤层覆盖。 整个地区 无滑坡、沼泽、岩溶及沉陷性大孔土分布,无不良地质构造。 该区域地形地势起伏不大,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 地震 根据 颁布, 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永丰县地震峰值加速率 (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属地震不设防区。 外部协作条件 交通条件 永丰的交通建设近些年发展较快,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 24 通车里程 公里。 紧邻 105 国道、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已全部实现了通电、 通水、通讯和通信。 区内排灌设施配套齐全,旱涝保收面积达到 80%,有完善的供电设施,可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 产业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永丰县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颇具规模,而且优质率高,产业化水平、科技水平也正在逐年提高。 项目保证条件 区位优势 永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依托紧临赣江、 105 国道、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交通兼得水路、公路、铁路三者优势,内可通各乡镇村组,外能联各大中城市,距港澳 700900 公里,离闽江浙沪 500900 公里,区位优势突出,是我省实施“ 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决策、实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战略的要地。 产业优势 永丰县以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高山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五大系列支撑的主导产业,不仅规模大、种植基础好,而且正逐步向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方向发展,为项目区的产 25 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优势 项目区的核心区、示范区都已形成了“县 —— 乡镇 —— 村组—— 科技示范户”多层次的科技服务网络。 拥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 40 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8 人。 农民技术员 150 人,蔬菜科技示范户 247 户。 取得 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 4 项,其中“早辣椒小棚双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国家星火奖四等奖。 有国内高新技术科研机构的支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花卉蔬菜花卉研究所、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永丰县蔬菜科学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起了科技支撑体系。 项目执行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的关系 本项目执行单位确保项目实施自筹资金筹措以及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技术依托单位负责项目建设期以及运行期的科研技术服务,保证项目技术目标、方案等切实可行。 项目执行单位要委托形式要求技术依 托单位完成永丰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的科技服务。 具体单项科目的研究可与其签订合同。 26 第五章 场址选择、建设规划及产品方案 建设场址选择 永丰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分核心区和示范区两个层次,核心区选址于永丰县潭城、佐龙、恩江、坑田、上溪 5 个乡镇,位于永丰县东北一带,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示范区分布在永丰县除潭城、佐龙、恩江、坑田、上溪以外的 17 个乡镇场(详见“项目区分布示意图”)。 主导产业及产品 根据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结构的战略 调整,农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的总体要求,以及永丰县生态农业的区域特色,确定本项目的主导产业是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 根据项目区蔬菜产业化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项目区的主导产品是:早春蔬菜、秋延后蔬菜、有机蔬菜、优质水生蔬菜、常规特色蔬菜、食用菌以及运用国内先进技术加工的冻菜、真空脱水菜、腌渍菜、保健菜、蔬菜饮料(汁)等系列精加工产品。 采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滴灌技术、植物离体培育、蔬菜产品精深加工等农业高新技术对项目区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和孵化。 27 项目区实 施品牌战略,打好“生态牌”,充分利用永丰独特的生态优势,使永丰蔬菜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面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境外国外市场,推出“永丰牌”绿色蔬菜、有机蔬菜。 规划建设方案 项目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所代表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点在优质种苗、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水生蔬菜、蔬菜精深加工、信息服务方面进行建设,并在种苗、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批发销售等方面建立蔬菜安全标准化体系和监督检测体系,把项目区建成技术、信息辐射源,直接带动示范区、辐射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开发。 项目核心区 无公害蔬菜工厂化育苗区 本区规划占地面积 3000 亩。 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运用先进种苗生产设施与技术规程,为示范区、辐射区供应种苗和对良种更新起主导作用。 主要建设内容为工厂化种苗车间、植物离体培育室、组培规模生产线和炼苗车间,生态能源环境工程及沼气(液)输送工程、小型沼气池等。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区 本区规划占地面积 25000 亩。 建设连片高标准万亩蔬菜基地,主要建有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常规特色蔬菜和食用菌试验及试种、大规模生产基地。 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路渠、排灌设施和遮阳、防虫网等栽培设施、滴喷灌设 施、控温控湿设施、生 28 态能源环境工程及沼气(液)输送工程及小型沼气池等。 优质水生蔬菜区产区 本区规划占地 5000 亩,主要建有莲藕、菱白、水芹、芋头、菱角、荸荠等水生蔬菜基地,主要建设内容为水系、标准池塘建设。 有机蔬菜生产区 本区规划占地 5400 亩。 利用永丰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大气、水、土壤因子),按标准生产有机蔬菜,同时采用人工辅助繁殖、圈片散植、仿生栽培等技术,开发高山野生蔬菜。 主要建设内容为生态农业栽培设施。 蔬菜加工区 本区规划占地面积 900 亩。 蔬菜产品利用采收后技术处理形成二次商品进入 流通领域。 主要建设内容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包括场地平整,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通信,绿化等)。 产业化孵化区 本区规划占地 150 亩。 以永丰县蔬菜科研所为基础,聚集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产学研基地)和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地,为科研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企业,为蔬菜产业化开发做好储备。 蔬菜批发市场 本区规划占地 500 亩。 建设蔬菜批发中心、蔬菜检测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场地平整,土建,道路,供排水,供电,路灯,通信,绿化等,并配备先进仪器设备。 “吞吐” 29 能力,日交易量 80 万吨,年交易额 亿元。 科技培训及综合服务中心 本区规划占地 100 亩。 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农业(蔬菜)信息中心。 建设内容为土建、配备先进仪器设备。 项目示范区 本区规划占地 40 万亩。 主要承接核心区内展示的各项无公害蔬菜高新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技术和科技成果,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主要建设内容是完善路渠、排灌设施、大棚等栽培设施、滴喷灌设施、小型沼气池等。 产品产量 年提供名、优、特、稀品种蔬菜苗 亿株,年提供优质无公害蔬菜 万吨,年加工蔬菜 8 万吨。 30 第六章 技术方案与技术评价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技术利用国内外先进种苗生产设施与技术规程,从而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速度和成活率,同时能保证无公害蔬菜品质以及标准化生产的要求。 技术方案如图 1。 种子处理(精选、加工) ↓ 种子丸粒化处理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 ↓ 精量播种生产线→催芽室→绿化 室 ↓ 培育区 ↓ 种 苗 穴盘清洗、沥毒、干燥 基质粉碎、过筛、搅拌→装盘→生产农户 植物离体培育新技术 31 植物离体培育技术是现代生物科研成果,是今后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到农作物种苗培育上,通过该技术繁育的种苗具有脱毒合、繁育 快、品质好的特色。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采用植物克隆新技术,繁育名、优、特、稀蔬菜、食用菌、野生蔬菜种苗。 技术方案如图 2。 ← 选取材料 ← 材料灭菌 ← 接种到培养基 ← 腋芽萌发、产生不定芽、胚胎产生 ← 基本培养基 ← 基本培养基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 产地环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应选择大气、水质、土壤无污染的地域、适宜蔬菜生长,有一定规模面积的生态环境。 获 取 无菌材料 培 养材料培殖 芽 苗 生根培养 小 苗 移植训化 32 大气环境不得含有污染源,水源不含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土壤重金属及有毒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确定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地。 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严禁污染物进入基地,确保基地环境质量不下降。 合理轮作:⑴采用不同科、属作物品种之间的轮作、水旱轮作,建立科学的轮作制度, 达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消灭病虫源,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⑵不断地培育土壤,提高肥力,采用有效措施改造和培肥菜园土,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如酸性土增施石灰,粘性土壤适量掺砂,砂性土掺粘土,增施有机肥、农家肥等措施。 清洁田园和土壤消毒:前茬收后及时消除残茬枯叶及田间、四周杂草,提前深翻晒白,每 667m2 施生石灰 100150kg 与耕作层混匀,以消灭病菌、增加土壤钙质。 合理整畦,高畦深沟栽培:永丰地雨水多,地下水位高,要适当深翻,进行高畦深沟栽培,并挖好四周的排水沟,保证灌排两便,合理整畦,做到畦直、沟深( 2025cm),畦面中间高,两边低,畦长适宜,土粒碎度适中。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要大力推广适全本地区种植的良种。 如目前推广的蔬菜品种有:早春辣椒有汴椒一号、丰椒一号、砀椒一号、湘研十二号、鸡爪吉林、川椒 1 号、新丰四号等;秋辣椒宁椒 5 号、汴椒一号;黄瓜有津春四号、津研四号;萝卜白玉春;茄子种都茄;黑皮冬瓜、后基冲等。 种子消毒与处理:⑴种子要进行筛选、精选,播种前用温 33 汤浸种。 十字花科蔬菜种子 5055℃温汤浸种 1015 分钟或用 100倍硫酸铜浸种 1015 分钟 ,或用 1000 倍的高锰酸钾浸种 30 分钟,或用每公斤种子和 2 克多菌灵拌种。 药物浸种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⑵选择地势高、水源足、排灌易、土壤清洁、肥力高、结构。鞋帽、服装生产基地及职工楼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K1+900 230 两侧辅道底层、中层 4 月 30 日 4 月 30 日 4 成灌下穿 中层 4 月 26 日 4 月 26 日 5 K3+350~ K3+580 230 两侧辅道底层、中层 由于铁路下穿施工无法确定 各 段施工进度计划 (面层 计划) 序号 桩号 部位 长度(米) 铺筑工程量( t) 计划施工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1 ~ K1+570 主车道面层 3241 5 月 8 日 5
rna39。 s mot her , who swam t he Channel her sel f when she was a gi rl . Lesson37 The Olym pic Gam es 奥林匹克运动会 The Ol ympic Games wi l be held in our count ry i n f our years39。 tim e. As a great
回填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 1)需用土方提早落实。 ( 2)土方填筑前,先进行压实试验,以便获得适合本工程施工机械的铺摊厚度、压实遍数、压实厚度等数据。 ( 3)填方基底应进行处理,清除原地面的腐植土、草皮、树根等杂物,对池塘、坑洼地先进行排水疏干,再进行清淤等其他地基处理方法,对表面松土先进行压实后填筑。 ( 4)回填土不同类型的土须分开填筑不得混填;透水性大的土层铺设在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
控制 沉降观测 防水工程质量牵涉到 业主的利益,直接影响业主的正常使用,尤其是屋面、卫生间、地下室的防水质量,我们将视其为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防水材料的选择,保证满足该工程设计及规范要求。 防水做法及防水节点处理要合理,防水施工质量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结构施工缝、阴阳角等特殊部位的特殊防水做法。 本工程项目要根据 ISO9001系列标准和本公司程序文件
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时事集锦(六) 第 1 页 共 14 页2016 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 年 7 月号第 10 辑【 目录 】 1. “腐败版”女儿举报父亲也是父女情深 2. 拍苍蝇方能消除民众“体感腐败” 3. 牙膏纳入化妆品范畴的两点担忧 吵” 5. 何妨用“美景危机”警醒旅游文明 7. 离婚率上升中的当事人与旁观者 8. 高招“咨询确认书”是个什么鬼。 9
)保证状况。 加强混凝土结构成品保护措施的落实。 在生产组织上必须确保混凝土浇灌 完成后的保温覆盖状况不被破坏。 做好工作时间安排,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增长时间,在混凝土达到临界抗冻强度前严禁上料、上人进行操作。 除测温人员外,在混凝土达到临界抗冻强度前禁止人员在上面行走。 二 、 物资 准备 冬季施工开始前必须按照各项冬季施工生产、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要求落实各项材料计划、工具计划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