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xx-20xx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内容摘要:
中的传播速度,所以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 “ 当当 ” 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故答案为:固体.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16.( 2分)( 2020•烟台)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 考点: 音调;响度. .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 ;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 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17.( 2分)( 2020•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 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350 Hz,人 类 能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 1)频率是物体 1s 振动的次数,翅膀 10s内振动了 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 (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 20200Hz. 解答: 解:( 1)昆虫的翅膀在 10s内振动了 3500次, f= =350Hz (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 20200Hz. 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故答案为: 350;能. 点评: ( 1)根据振动次 数和时间能求频率. ( 2)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18.( 2分)日常用语中声音的 “ 高 ” 与 “ 低 ” ,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 “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 ” ,这里的 “ 低 ” 是指 音调 , “ 高声呼喊 ” 中的 “ 高 ” 是指 响度 .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 解: “ 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 ” ,这里的 “ 低 ” 是指声音比较低,即指的是音调; “ 高声呼喊 ” 中的 “ 高 ” 是指声音比较大,即指的是响度;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 19.( 6分)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 A音叉时,与 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弹起来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能量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 不能 (能 /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这是因为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 1)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 3)声波具有能量. 解答: 解:( 1)小明敲响 A音叉时,与 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 2)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故答案为:弹起来;振动;空气;能量;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是声现象重要的规律,难度不大. 20.( 2分)( 2020•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 振动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 的 音色 不同. 考点: 声音的产生;音色. .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 2)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发声体不同,音色就不同. 解答: 解:当演奏员用瓷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 瓷二胡和瓷笛是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即使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也不同,所以听众能够区分开;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音色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 21.( 2分)( 1)向农田或粮仓里放送模仿蝙蝠发出的 超声波 时, 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 ( 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们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蜜蜂带蜜飞回时,主要是因为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 音调 (音调 /响度 /音色)比不带花蜜时低些.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在 20Hz~ 20200Hz之间.超声是指高于 202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 20Hz的声音.两者特点不同. 蜜蜂的翅膀在煽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根据以上 知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因为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能使老鼠听到后惊恐不安,所以向农田或粮仓里放送模仿蝙蝠的超声波,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 ( 2)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更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 故答案为:超声波;音调.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特点和音调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 22.( 2分)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 三 次敲击的声音,其中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 过 水 传播的. 考点: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解答: 解: 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下,声音会在钢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会听到三次敲 击声,。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xx-20xx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科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