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有保障、能致富,产业支撑是关键。 因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吸纳大量农民就业,就地城镇化是 不可能实现的。 没有产业作为支撑,盲目推动就地城镇化,肯定难以为继。 因此,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重要方向。 3.走产城融合之路。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健康发展的模式。 产业发展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是“沙漠上的大厦”,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从一些地区的情况看,要实行“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方针,需逐步实现“三个一体化”: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与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共同体;二是新城镇规划的产业园区与各中 心城区产业转移及其重大项目建设产业布局一体化;三是新城镇的建设要与本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一体化。 4.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 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 城镇化对要素的聚集过程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条件,而新型城镇化所催生的城镇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技术创新软硬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力资源发展体系的完善等更为新型工业化创造了需求、提供了载体。 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信息化,需要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而城镇化推动的要素聚集以及城镇内部生产、生活等方面对信息 技术和产品产生的巨大需求,都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人口持续转移、新技术不断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发展条件。 同时城镇地区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化同步,统筹城乡,能够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推进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的同步改革。 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要从制度设计上下功夫。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 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要使得更多的农民进城、落户,单纯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不够的,需要将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土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就业制度等联动配套开展改革。 如果想让农民自愿转户口,多方面的建设和改革需要同步推进,否则,户籍制度改革将无法实现。 7. A 8. D 9. A 【解析】 试题分析: 7.读图,根据图例中的人口密度,结合省区轮廓和分布位置,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赣 ,即江西省,人口密度约 50100人, A对。 川、豫、苏人口密度大,约在 400人以上, B、 C、 D错。 8.读图,根据我国地形分布,胡焕庸线东南侧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A 错。 该线东南侧省区包括东部和中部、西部经济带,中部、西部经济发展速度慢, B错。 该线西侧有三江源等地区,是外流区域,水源充足, C错。 该线西北侧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 D对。 9.破解胡焕庸线的措施,合理的是完善西部地区 的基础设施建设,①对。 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②对。 注意保护并恢复西部地区人口流通到东部,减少西部地区环境压力,③对。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宜发展高技术产业,⑤错。 西部水资 源短缺,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商品粮棉基地,⑥错。 A对。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我国人口密度地区差异,胡焕庸线,区域自然特征差异。 10. D 11. C 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0.读图,亚欧第一大陆桥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第二亚欧大陆桥穿过许多国家。 目前,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运输量和运行速度低于第一亚欧大陆桥,主要原因是 沿线国家多,列车的边境滞留时间长, D对。 沿线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冬季港口封航,与铁路运输速度无关, A、 B错。 沿线地区多干旱地区, C错。 11.读图,第三亚欧大陆桥连接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重要的水稻产区。 第三大陆桥开通,与已有的两条线路比较,货单较多的农产品最有可能是稻米, C对。 木材不如第一大陆桥有优势, A错。 羊毛、小麦不如第二大陆桥有优势, B、 D错。 12.第三亚欧大陆桥沿线多为临海国家,发展“路桥经济”的重要意义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对。 不会进行人口均衡分布,①错。 有利于缩小沿海内陆差距,③对。 国际联系 加强,不是摆脱对国际市场依赖,④错。 B对。 【考点定位】三条亚欧大陆桥的差异及原因,建设的意义。 【名师点睛】根据三条亚欧大陆桥的位置,分析各线路的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差异的原因。 结合不同区域主要农产品的类型,分析运输产品类型。 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主 要是带动区域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 不能平衡人口分布,加强了国际联系。 13. D 14. B 【解析】 试题分析: 13.根据材料,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数值越大,说明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高,人地关系缓和。 反之,弹性系数越小,说明人地关系越紧张。 读图, 2020~ 2020年,该地海拔 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变小,说明人口与耕地关系趋于紧张, D对。 2500米以上地带、 1900~ 2500米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大, A、B 错。 1300~ 1900米地带变化不明显, C错。 14. 根据图中曲线, 2020~ 2020 年,该地 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说明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最可能是人口 迁出, B 对。 高海拔地区,不适宜大量开垦耕地, A错。 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减小, C、 D错。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人口与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原因。 【名师点睛】利用材料信息,理解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了解弹性系数越小,人地关系越紧张。 根据图中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判断人地关系的变化趋势。 要注意高海拔区不适用大量开垦耕地,人口增多,人地关系紧张。 15. B 16. C 【解析】 试题分析: 15.铁路选线时应考虑的因素很多,例如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科技因素等,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津秦铁路客运专线选线过程中注意联系沿途几个重要的经济点,说明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B 对, C 错。 自然条件不是主导因素, A错。 与铁路线和水系的关系协调无关, D错。 16.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天津到秦皇岛的高速公路运输时间应为 2. 5小时左右,而客运专线用时为 1 小时 11分,节约时间,可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 A 正确。 津秦铁路为客运专线,可借助该“黄金通道”打造低碳旅游生态圈, B 正确。 天津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在京津冀地区的比较优势不突出,没有河北有优势, C不正确,选 C。 完善我国东部地区的快速客运铁路 网, D对。 【考点定位】影响交通线路的主导因素,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 【名师点睛】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因素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在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加强,只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可以修建交通线路。 交通线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推动区域发展,完善交通网。 但不会改变区域劳动力、土地条件。 17. C 18. D 19. C 【解析】 试题分析: 17.读图,根据图例分析,丙城的人口中 014岁人口占比重很少,接近 0,其它三地都大于 0,说明其它三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老齡化严重,应实行“单独两孩”政策, C对。 A、 B、 D错。 18.图中只有人口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不能表示总人口数多少, A错。 图中不能表示人口流动量大小, B 错。 不能判断受教育水平, C 错。 “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劳动力增加,就业压力会增大, D对。 19.“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逐步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会提高,就学与就业压力加大, A错。 人口老龄化可能减轻,老龄人口数量仍在增加,养老金支付不会减少, B错。 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C对。 更容易达到男女比例的平衡,男多女少的情况减轻, D错。 【考点定位】人口政策 调整及影响。 20. A 21. D 【解析】 试题分析: 20.从表中数据可知, B 处海拔比两侧的 A、 C 两处低,可判断地貌为谷地。 B 处沉积岩的埋藏深度数值比两侧的 A、 C两处数值小,说明 B处沉积岩层顶部海拔高,该段岩层向上凸起,可判断为背斜。 该区域是背斜谷, B对。 21.根据材料中信息,当地的表层土壤是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丘陵。 该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茶叶生长, D对。 不适宜棉花、大豆、苹果生长,A、 B、 C错。 【考点定位】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区域适宜农作物。 22. B 23. C 【解析】 试题分析: 22.大城市人口众多,地面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积极兴建地下隧道铁路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缓。河北省定州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