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xx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12月联考试题内容摘要:
阀的统治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二、非选择题 1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 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当时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3分)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 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中“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5分) 材料三: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三只兔子”时期,北京大学成为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阵地。 该运动 中人们主要提倡哪些思想。 ( 3分) (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 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 1分) 14.( 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 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 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 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 11月, 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 年 8。浙江省杭州市20xx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12月联考试题
相关推荐
2、侵入。 棚室中发病时会通过雨水、浇水传播。 而在西红柿生长期内,温暖潮湿,多阴雨天气或长时间结露有利于发病,发病后偏施氮肥或大水漫灌,都会导致病害蔓延。 三、防治措施 1、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可以使用 55 摄氏度温水浸种 30 分钟或使用 1%盐酸浸种 510 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后催芽。 2、加强棚室管理,实行轮作,与非茄科蔬菜 3 年以上的轮作,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
身上,自己只剩一件单薄的内衣,然后用仅剩的奶水喂着孩子。 ⑫坚持到夜晚,饥寒交迫加上头上的伤,让她几乎要昏厥过去。 她最担 心的是,万一自己虚脱过去,孩子就会掉在冰冷的雪地上,那样几乎再无生存的希望。 ⑬后来,她想到一个办法:用自己的腰带将孩子牢牢系在胸口,然后,慢慢挪到路边,平躺在地上。 或许因为害怕,胸前的孩子不停地哭闹,但此时已气若游丝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祈祷。 如果不是强烈意识的支撑
康的有机成分及钙、铁等微量金属元素,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方案用以测定某品牌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检验铁元素的存在 (已知 CaC2O4 为白色沉淀物质 )。 首先取 200 g 茶叶样品焙烧得灰粉后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文献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 pH 为: 离子 Ca2+ Fe3+ 完全沉淀时的 pH 13 实验前要先将茶叶样品高温灼烧成灰粉
至过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 30 分) 11.( 9 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 1)甲同学发现 A、 B、 C三种物质有如图 l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 “ — ” 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同)。 己知 A是常见金属,人体缺乏组成 A的元素易患贫血症; B 胃酸的主要成分; B 与 C
,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B.劳动力 C.土地 、沈阳相比,波音选择舟山主要是为了 B.方便零部件海运 C.更多技术人才 B.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C.冬季温和多雨 深圳的 M公司从澳大利亚 W 地进口高端牛肉,并计划利用高档牛排餐车(图 2)的形式在杭州、上海等地先行推广。 完成 23~ 25 题。 7 月份沿图 1 中虚线从 W 地海运牛肉到深圳,考虑洋流流向,运输船总体 B. 一路逆水 C.先顺水
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和政府的事 D.天下人民是一家,世界人民心相连 9.今年 11 月 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启了两岸领导人自 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晤的历史 新篇章。 会面中,两岸领导人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坦诚而深入地交 换了意见,达成了积极共识。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高度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