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蓝褐腐病防治方法内容摘要:

2、焉死亡。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可在土中存活 23 年。 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接触寄主根茎部或基部叶柄,形成初次侵染,借雨水、浇水、农具和带菌的肥料及土壤传播蔓延。 病菌640均可生长,以 20宜,土壤潮湿,或有自由水时,适宜发病。 田间湿度大、较长时间积水、土壤板结、栽植过深、培土过湿过多,或施用未腐熟农家肥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土育苗,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播种不宜过密,覆土不宜过厚。 2、旧苗床宜进行药剂处理,可选用 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或 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 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4575 千克/公顷,拌细土 600900 千克,拌匀后均匀撒于苗床表面,留少量药土播种后盖种。 也可用 45%特克多悬浮剂 800 倍液,或 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30%倍生乳油 1200 倍液,或 5%井冈霉素 1500 倍液,力克液剂 600 倍液喷淋苗床。 3、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菌,成株期结合中耕培土摘除基部病叶和老黄叶,注意浇小水,避免雨后或浇水后田间积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