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时政热点内容摘要:

2014年时政热点 1前言篇说到政治,人们都会觉得它很枯燥,无味,而且觉得它离生活比较远。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政治,例如,我们看新闻联播, ,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参加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各级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等等,可见,政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适应新课标和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所学知识能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富有成效的学习,另外,也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与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时政热点是我们学习政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将今年的时政热点作了一个大汇总。 时事政治,就是了解各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利益斡旋。 人不能读死书,也不能死读书。 高中学生多了解时事政治,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事业,见识。 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辨识,分析和思考能力。 学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起码,要懂得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以后,我们要在哪里生存发展,能对我们的国家社会做些什么贡献,这都与我们的时政热点有密切关系。 在这本时政热点大汇总里,每一热点都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热点背景,能给我们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资料,第二部分为热点与知识点的链接,而且都会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哲学等方面做出分析说明,可供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所学内容。 第三部分为典型例题训练,以达到自我检测的目的。 最后,明确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之后,让我们共同走进“政治生活”。 预祝大家学习成功。 2目 录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一:中国梦(2)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二:厉行节约 开启新风 (5)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8)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四: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13)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五: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在京举办 (17)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六:2013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21)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七:史上最难就业年偏遇“涨租潮”(22)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八: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 (23)2014 高考时政热点专题九: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24)2014 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十:2013 欧亚经济论坛(25)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8)2014 年高考时政热点专题十二: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30)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三: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2)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四: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33)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34)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六:“神舟十号”成功发射(36)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七:第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在京举行(37)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八: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落幕(39)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十九:第五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40)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二十: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城市活动在济南举行(41)2014 年时政热点专题二十一: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新政策和新要求(42)32014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中国梦一、热点材料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2013 年 12 月 21 日, “汉语盘点 2012”揭晓仪式在京举行, “梦” 、 “钓鱼岛”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第一。 对“梦”字的解说是: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奖梦,一兑现, “可见,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 二、解读1、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2、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 世界还将见证,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手中梦想成真。 3、进入 21 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 20 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部曲,再花 30 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个 21 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三、时政与考点的结合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 2、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5、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但我国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 国际竞争的实4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只有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7、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8、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敢于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向传统挑战;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相关试题1、2012 年 10 月 11 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因此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 这( C )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领导着世界文化潮流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有利于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说明我们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A B C D2、2012 年 11 月 25 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 这说明( )实现强国梦有时需要付出代价承担振兴中华的重任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来面对一切可能遇到的困难承担责任必然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关爱自己,珍惜生命A. B. C. D. 3、到 2012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 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2007 年 4 月 18 日之前,中国没有一条可称为高速的铁路。 从里程零公里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 4 年实现了梦幻跨越。 (1)可以说,中国高铁是一个后发先至的当代样板,这中间离不开科技的作用。 你认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哪些。 (2)读了这则材料,你看出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可喜现象是什么。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必须贯彻什么方针和实施什么战略。 (4)某校举办“科技创新周”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小发明、小制作。 你认为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两点即可)(2)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3)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4)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4、2012 年 11 月 29 日,在“复兴之路”展览现场。 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 ,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 ,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1)你认为“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答: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 “三个必须牢记 ”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答: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和鼓舞。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 “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答: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分裂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 5、2012 年 2 月 11 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省长李斌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奋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打造“三个强省” ,全面推进美好安徽建设。 李斌强调,打造“三个强省” (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 、建设“美好安徽”是全省各地共同的奋斗目标。 (1)除了“三个强省”外,你认为还可以实施哪些强省战略。 (2)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多姿多彩,是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必须坚持继承创新,巩固拓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积极推动文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