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缺答案内容摘要:

比例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类别 [来源 :学科网 ] 1860年 1899年 1902年 1904年 [来源 :学科网 ][来源 :学科网 ]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 晚清自救的需要 B. 社会改革的需要 C. 经济发 展的需要 要 18. 19世纪晚期到 20世纪初,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多年。 有人把武昌起义的发生说成是张之洞“种豆得瓜。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 A.张之洞思想守旧顽固,使革命在沉默中爆发 B. 张之洞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引发了人民 更强的反清情绪 C. 张之洞在鄂开展洋务,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 D. 张之洞横征暴敛,埋下了人民仇清的种子 19.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在行政权方面拟实行总统制,但 (临时约法》最终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这种变化的背景是 ( ) A.中华民国成 立,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 B.清朝宣布“预备立宪”,建立“皇族内阁” C. 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制度,复辟皇帝制度 D.孙中山迫于压力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0.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 ) A. 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 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具有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2. 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 这位士人是 ( ) A. 黄宗羲 B. 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23.王国维在谈到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之学新。 ”下列各项中 体现“道咸之学新”的是 ( ) A.编纂古代最大的丛书 B.早期反封建思想产生 D.托古改制思想的传播 24.“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冗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上述言论 ( ) A.认为洋务运动无法实现自强目的 B.表明洋务运动具有客观进步性 C.全面分析了洋务运动的必然性 D.体现了变革封建制度的艰巨性 25.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