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xx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人教版内容摘要:
线的横截面积来实现的 D.同时改变连入电路中导线的横截面积和长度来实现的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分析】( 1)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电阻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在横截面积和材料一定时,电阻越长,电阻越大. ( 2)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移动滑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故选 B. 11.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 ) A. 1μA B. 1A C. 1 105A D. 1mA 【考点】电流的大小. 【分析】首先对电冰箱的功率作出估测,然后根据 I= 得到电流,再进行选择. 【解答】解: 家用冰箱的功率一般在 200W 左右, 因为 P=UI, 所以 I= = ≈ ,比较接近 1A=103mA=106μA. 故选 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B.使用电压表时,它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不通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 C.只要电路两端接上电压表,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D.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量程,量程越大越好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压表的使用. 【分析】( 1)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 2)电压表可以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 ( 3)当电压表并联在导线两端时,示数为零; ( 4)电压表和电流表都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解答】解: A、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故 A 正确; B、使用电压表时,它的两个接线柱允许不通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故B 错误; C、当电压表并联在导线两端时,示数为零;故 C 错误; D、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量程 ,量程合适即可,并不是越大越好,故 D 错误. 故选 A. 13.两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是因为并联的结果相当于使导体( ) A.横截面积减小 B.横截面积增大 C.长度减小 D.长度增大 【考点】电阻的并联. 【分析】利用决定导体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分析并理解电阻越并越小. 【解答】解:导体的电阻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同种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两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要变小,并且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故选 B. 14.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 “保持电阻不变 ”和 “保持电压不变 ”两步进行,在 “保持电阻不变 ”这一步实验时应( ) A.保持 R2滑片的位置不动 B.保持 R2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 R1不变,调节 R2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分析】电流跟电压、电阻有关,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1)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讨论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 2)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电阻大小,讨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解答】解: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讨论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所以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1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关于电表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 用.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片 P 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 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电路电流 I 变大,由 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 电压表示数变大,故 B 正确. 故选 B.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20Ω, 闭合开关 S,移动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到中点 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移动滑片 P 到最左端 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 A. 6V 20Ω B. 12V 20Ω C. 6V 30Ω D. 12V 30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 R1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 R1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移动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到中点 c 时,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由 I=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 R1+ ) = ( 20Ω+ ), 移动滑片 P 到最左端 a 时,电源的电压: U=I2( R1+R2) = ( 20Ω+R2),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所以, ( 20Ω+ ) = ( 20Ω+R2), 解得: R2=20Ω,故 CD 错误; 电源的电压 U=I2( R1+R2) = ( 20Ω+20Ω) =12V,故 A 错误、 B 正确. 故选 B.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7.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慢慢的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 变大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这说明了 分子间有引力 .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分子直径的 10 倍时,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可以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上来分析. 【解答】解:由于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使玻璃分子和水分 子间的距离小于了分子直径的 10 倍;故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一些. 故答案为:变大;分子间有引力. 18. 2020 年 12 月,南宁市家用汽车超过 88 万辆,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汽车里的发动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使汽车获得动力的是 做功 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压缩 冲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能量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中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二是 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此冲程汽车获得动力. 【解答】解:在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内能转化机械能,使汽车获得动力;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压缩. 19.用手不停地捋图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 蓬松 (选填 ”蓬松 ”或 ”靠拢 ”),是因为 同种电荷相排斥 . 【考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物体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这是摩擦起电;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解答】解:用手不停地捋图中塑料细丝,会越捋越蓬松,这是因为塑料丝摩擦后带电,而同种电荷相排斥,所以出现了上述现象. 故答案为:蓬松;同种电荷相排斥. 20.如图所示,某城市安装一种 “按钮式红绿灯 ”.当路上车辆不多时,行人通过触摸按钮,使正对车辆的红灯亮起,行人安全通过.按钮相当于电路中的 开关 ;红灯和绿灯是 并 联的.红绿灯实际上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由 半导体 材料制成的. 【考点】电路的组成;半导体的特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分析】( 1)电路是指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组成的电流路径; ( 2)并联电路可以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而交通指示灯工作状态总 是不一致,并且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电路; ( 3)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组成的,这两种半导体相互接触时,其交接区域称为 PN 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 按钮是电路中的开关; 交通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由于指示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红灯和绿灯是并联连接的; 制造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 故答案为:开关;并;半导体. 21.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循环水进行冷却,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来改变发动机的内能;如果散热器中装有 10kg 的水,在温度升高 50℃ 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106 J.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量的计算. 【分析】( 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广西南宁市20xx届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人教版
相关推荐
提高 25.“互联网 +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具有的优点是 、节约资源 ,技术先进 ,减少废料 ,净化环境 ,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总量大、类型全 B.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增速减慢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 ,生态环境优美 图 4 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起点为零。 据此完成 29— 30 题。 :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
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能越过与 O 等高的 d 点并继续沿环向上运动 B.当小球运动到 c 点时,小球受到的洛仑兹力最大 C.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电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小球从 a 点到 b 点,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第 II卷( 非选择题, 共 174分) 22.(8分 ) 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 (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主观题必须用 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 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分
能 ,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10kg的沙子温度降低 1℃放出的热量是 J。 【已知 c 沙 = 103J/(kg▪m3)】 【答案】 增加 ; 热传递 ; 104 命题立意: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可知,将人体埋在 沙子里,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内能增加
开辟。 这一“作战行动”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 B.柏林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30分) ( 2017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 16.( 10分)报刊是历史的档案,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而且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 年 8 月,《万国公报》发表以广学会名义撰写的《速兴新学条例》,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
在安装刻度尺时 ,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 (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 F 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 .由此图线 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 cm,劲度系数 k= N/m. 12. (9 分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 ,带滑轮的长 木板水平固定,跨过小车上定滑轮的两根细线均处于水平。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步骤序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