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A.起对照作用的是 4 和 6 组 B.若 2 组的溶液呈红黄色,则需要 更换 检测试剂 C.仅进行 1~ 4 组的实验不能探究酶的专一性 D.该实验不用 I2- KI 进行检测的原因是 该试剂 无法检测蔗糖 及其水解产物 22.在 “ 模拟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 中,甲、丙容器共同表示 F1 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乙、丁容器共同表示 F1雄性个 体的基因型,卡片上的字母表示基因(如下表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从甲容器中随机取出 1 张卡片,是模拟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 B.将甲、乙容器中取出的 1 张卡片组合在一起,是模 拟 自由组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C.从乙、丁容器中随机取 1 张卡片并组合在一起,是模拟基因重组形 成配子 D. 从 容器中取出的卡片,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的目的是保证下次取的卡片是随机的 23. 在 “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 的 活动 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可直接使用髙倍物镜观察 B. 甲到乙的过程中,物质进出表皮细胞的方式仅有渗透作用 C.乙到丙的过程中, 液泡的颜色变浅 、 色素 含量 减少 D. 图中甲和乙的细胞状态都可以起对照作用 24.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 研究认为在 200 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 活在 pH 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 pH 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 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变化是 这两个物种形成的 根本原因 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C.花期不同是这两个物种形成的前提条件 D.与开花较晚比较,开花较早是有利变异 容器中卡片的种类及数量(张) 黄 Y 的卡片数 绿 y 的卡片数 圆 R 的卡片数 皱 r 的 卡片数 甲容器( ♀) 10 10 0 0 乙容器( ♂) 10 10 0 0 丙容器( ♀) 0 0 10 10 丁容器( ♂) 0 0 10 10 25.图甲是 某人体细胞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的示意图,图乙是 该人某 细胞处 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染色体 3 和 7 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B. 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C.图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D.图乙中 ① 和 ② 上的基因 A、 a 是交叉互换产生的 26.【加试题】 强光下不同温度处理对 S1 和 S2 两类螺旋藻(蓝细菌)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叙述 错误 . . 的是 图甲 图乙 A. 图甲中, 0 至 50min 内, S1 螺旋藻 在 10℃ 下 光合速率下降最快 B. 图甲中, 当温度为 10℃ 处理 100min 时, S1 螺旋藻 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 图乙中,当温度为 25℃ 处理 a min 时,产生 ATP 的场所为 质膜 D. 图乙中,当 温度为 10℃ 和 20℃ 处理 b min 时,两者 CO2固定速率相同 27.【加试题】 将神经元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都 在 相同且适宜的培养液中 培养 ,但甲组常温保存;乙组低温保存;丙组 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可以阻断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的氰化物。 一段时间 后, 与甲组相比, 乙组和丙组 细胞内 的 离子浓度变化是 A. 乙组和丙组 钾离子浓度 都升高 B. 乙组和丙组钠离子浓度都升高 C. 乙组 钾离子浓度 降低, 丙组 钾离子浓度 升高 D. 乙组 钠离子浓度升高, 丙组 钠离子浓度降低 28.【加试题】 M病 的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此外还有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和伴X 隐性遗传。 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 M 病 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之间无相互作用,每对均可单独导致 患 M病 ,且 Ⅰ 1 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不考虑突变) A.导致 Ⅱ 5患 M 病 的基因位于 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