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5Cl2↑+2MnCl 2+8H2O 对实验现象的 “ 解释或结论 ” 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 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 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 Fe2+ Cl-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A. Cl2分别与 KI、 NaBr作用生成 I Br2, a处变蓝、 b处变橙色,可证明氧化性: Cl2> ICl2> Br2,无法证明 I2与 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故 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 H+使试纸变红, 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试纸褪色,则 c处先变红,后褪色,能证明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质,故 B错误; C. Cl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消耗了氢氧 化钠红色退去,不能证明生成物质具有漂白性,故 C错误; D. Cl2将 Fe2+氧化为 Fe3+,试纸变为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 SCN) 3,证明还原性 Fe2+> Cl,故 D正确;故选 D。 20. 某固体 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 A的分解反应为: 2A B+ 2C+ 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d,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2d B. 10d C. 5d D.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气体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 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2d , 5mol 混合气体总质量为 10d,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2molA 的质量为 10 d,所以 A 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5d。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2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B. 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 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 丁装置:先从 ① 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 ② 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酸性大于硅酸,所以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硅酸,则该装置能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 A 正确; B、橡皮管可使下部的压力转移到上方,从而利用压强平衡的原理使液体顺利流下,故 B 正确; C、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甲、乙两侧水面高度不同,否则水面相同,所以能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 C 错误;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氢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D 正确; 故选 C。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 22. 已知 X、 Y、 Z、 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产物已略去 )。 则 W、 X不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 若 W为盐酸, X为碳酸钠,当盐酸少与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多生成 CO2,而碳酸氢钠与 CO2可相互转化,故 A正确;若 W为 NaOH , X为 AlCl3,过量的 NaOH 与 AlCl3反应 生成 NaAlO2,少量的 NaOH 与 AlCl3反应生成 Al(OH)3,而 NaAlO2 与 Al(OH)3可相互转化,故 B正确;过量或少量的 CO2与 Ca(OH)2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钙或碳酸氢钙,而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可相互转化,故 C正确;无论 Cl2是否过量与 Fe反应只生成 FeCl3,故 D错误。 23. 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 “ 勇气号 ”“ 机遇号 ” 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 H2O。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硫酸盐都易溶于水 B. 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 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 ―→ 粉碎 ―→ 加水溶解 ―→ 过滤 ―→ 向滤液中滴加 KSCN溶液 C. 分别还原 a mol Fe2O3所需 H Al、 CO物质的量之比为 3∶2∶3 D. 明矾含有结晶水,是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 A、硫酸钡难溶于水,错误; B、氧化铁难溶于水,滤液中没有三价铁,错误; C、 1 mol H 1mol Al、 1mol CO 做还原剂分别转移电子 2mol、 3mol、 2mol。 根据电子守恒,需要物质的量分别为 3mol、 2mol、 3mol ; D、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考点:考查物质分类、性质、电子守恒。 24. 向 Fe2(SO4) CuCl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充分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滤、干燥、称重,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 c(SO42- )与 c(Cl- )之比为: A. 3︰ 14 B. 1︰ 7 C. 2︰ 7 D. 3︰ 2 【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 Fe+ 2Fe3+ =3Fe2+ ①, Fe+ Cu2+ =Fe2+ + Cu ②,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说明 ②增加的质量等于 ①消耗的铁的质量,设①中消耗铁 1mol,则 n( Fe3+) =2mol, Fe+ Cu2+ =Fe2+ + Cu △ m 56 1 64 8 n(SO42): n(Cl)=3: 14 56/8 56 c(SO42): c(Cl)=3: 14,选项 A 正确。 考点:考查铁的性质、化学计算。 25. 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 含 mol KOH和 mo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 B. 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 C. 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 D. 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 化碳,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然后碳酸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钡,沉淀溶解,不选 A; B、碳酸氢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后沉淀不变,选 B; C、硫酸铝钾和氢氧化钡反应先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铝,后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钡,沉淀溶解部分,最后沉淀量不变,错误,不选 C; D、加入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后氢氧化铝溶解,生成沉淀和溶解沉淀需要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 1:3,错误,不选 D。 考点:碱的反应,图像分析 二、非选择题 26. 化学与人 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1) 铝热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其中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铝制品因为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浙江省绍兴市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位数 分 . 14. 二次函数 y=x2+2x的顶点坐标为 ,对称轴是直线 . (第 10 题) 15. 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 A, B两点, P 是线段 AB 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 P 分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周长为 10,则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 16.下列图案是用长度相同的火柴棒按一定规律拼搭而成,图案 ①需 8根 火柴棒,图案 ②需 15
D. 6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23.下列生理活动与 生物 膜无关的是 A. 叶肉细胞中水在光照下分解 B.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C. ATP 分子的形成 D.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周围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4.生物膜将真核细胞分隔成不同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质网与糖蛋白的形成有关
E、 F在线段 BC上且 F在 E 的 右侧, BE= CF, AB= DC,∠ B=∠ C.求证:∠ A=∠ D. 20.(本题 6分 ) 在学习中,小明发现:当 n=1, 2, 3时, n2— 10n 的值都是负数. 于是小明猜想:当 n 为任意正整数时, n210n 的值都是负数.判断小明的猜想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21.(本题 6分 )如图,已知△ ABC,按如下步骤作图
招牌,谁也复制不了。 小巷深处不仅飘出砂锅饭香,还飘出人情味的芳香 —— 成为客户寄存钥匙的中转站。 8.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砂锅饭的店面大小,有什么作用。 ( 3分) 9.阅读下列句子,简要分析加点词 反映 的人物的心理。 ( 4分) ( 1)女子就端了一碗大骨花生红豆糖水进来, 小心翼翼 . . . . 地放在我面前,然后一转身掀了帘子闪了出去。 ( 2)正在往砂锅里下米的男子
nda Green. She takes(带 ) me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43. Tom is________. A. red B. purple C. blue D. pink 44. _______ are Tom‘s friend. A. two pencils and three pens B. Two rulers and an eraser C
e stories about how kind he is. D. the boys at his school aren’t afraid of him. ( ) he looks at a boy in a certain way, that boy ________ A. goes red in the face and could not return my grandfa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