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20xx-20xx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B.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 C.烧杯外壁变冷 D.烧杯底部析出少量白色固体 ( 2)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 4)由实验推知, MgCl2溶液和 H2的总能量 ________(填 “ 大于 ”“ 小于 ”“ 等于 ”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34. ( 8 分)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属于同位素的有 ,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 (填序号 ) ① 液氯 ② ③ 白磷 ④ 18O ⑤CH CH CH CH CH CH 3 3 3 3 ⑥红磷 ⑦ 16O ⑧ 氯气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试题分析: 合金的质量增加 ,即结合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电荷守恒,合金失电子数等于金属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数,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故 A 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合金与硝酸反应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表现氧化性 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过程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故 B 错误;合金完全溶解后硝酸可能剩余,沉淀完全时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  100mL,故 C错误;转移电子的总数为 ,合金的物质的量为 ,利用极值法,合金的质量  ,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2. B 【解析】 试题分析: 氨水是混合物 ,故 A错误;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 C错 误;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氯气是单质,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分类。 3. B 【解析】 试题分析 : 次氯酸为弱酸 , 氯气溶于水 : Cl2+H2O=H++Cl+HClO, 故 A 错误 ;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 Ba( OH) 2溶液 : HCO3+Ba2++OH=BaCO3↓+H 2O, 故 B正确 ; 酸性溶液中 KIO3与 KI反应生成 I2: IO3+5I+6H+=3I2+3H2O, 故 C 错误 ; 水解可逆 , Na2CO3 溶液中 CO32的水解 :CO32+H2O HCO3+OH, 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离子方程式。 4. D 【解析】 试题分析: 滴入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 HSO3与 OH 反应生成 SO3 HSO3与 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A错误;在酸性条件下, 3Fe 、 3NO 都能把 I 氧化为 2I ,故 B错误; AlO2与 H+反应生成 Al3+,故 C错误;由水电离产生的 c( H+) =110 13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Na+、 Ba2+、 NO Cl不反应,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反应。 5. C 【解析】 试题分析: Na反应时生成 Na , 1molNa失去 NA个电子,故 A错误; Cu和浓硫酸反应可生成 SO2分子,故 B错误; N2和 H2都是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 H2混合气中含 2NA个原子,故 C正确; 3mol单质 Fe完全转变为 Fe3O4,失去 8NA个电子,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阿伏加德罗常数。 6. D 【 解析】 试题分析: 三氯化铁作净水剂是利用铁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铁的吸附作用, ,故 A 错误;硅胶作干燥剂利用吸水性,故 B错误;漂粉精作消毒剂,利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故 C错误;铁粉与氧气反应,铁为还原剂,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是利用铁的还原作用,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钠与水能反应,金属钠着火时用沙子灭火 ,故 A错误;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故 B错误;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干布擦拭,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 C错误;蒸馏时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再加热 ,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化学实验。 8. A 【解析】 试题分析:溶液中加入盐酸,再滴加 BaCl2溶液,先无现象说明原溶液不含银离子、亚硫酸根、碳酸根离子,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故 A正确;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2SO4溶液,有固体析出,属于盐析, ,故 B 错误; Mg、 Al 与 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铝溶解为负极 ,故 C 错误; 向稀 H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生成硝酸亚铁,滴入 KSCN溶液不变血红色 ,故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现象分析。 9. D 【解析】 试题 分析: A.在该反应中只有 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 NF3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错误; B. NF3生成 NO,被还原, NF3生成 HNO3 ,被氧化,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错误; C.生成 ,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 3) =,错误; D.生成的 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正确。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10. D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醇含有醇羟基,可以被酸性 KMnO4溶液和酸性 K2Cr2O7溶液氧化,乙醇能使酸性重铬酸 钾油橙色变黄色,不是褪色,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锰离子,对反应起到催化作用,随着反应进行,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减小,则反应速率是先慢后快再变慢,错误; C.该溶液中也可能存在银离子,错误; D.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则利用结晶法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中提纯硝酸钾,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催化剂、混合物分离提纯等知识。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A. n(NO2) =247。 46g/mol=, 根据 NO2与足 量水反应方程式: 3NO2+H2O==2HNO3+NO,可知每 3molNO2 发生反应,转移 2mol 电子,则 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正确; B.标准状况下溴苯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错误; C. C. 500mL 2 mol/LNH4NO3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1mol,由于 NH4+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其中含有 NH4+数小于 NA,错误; D.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 CuSO4溶液,在阴极产生 Cu,在阳极产生 O2,若生成 气体,则由于条件不能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反应产生 O2的物质的 量,故不能确定转移电子数,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知识。 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A、 向 蔗糖 中加入浓硫酸 ,固体变黑膨胀, 说明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使蔗糖脱水 生成碳变黑,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 ,说明 浓硫酸 具有强 氧化性, A正确 ; B、 该实验可以证明盐酸与硅酸酸性的强弱,但不能证明非金属性的强弱 , B错误 ; C、向盛有铜片的容器中加入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溶液变为蓝绿色,说明一部分浓硝酸表现了酸性 , C正确 ; D、 向等浓度的 KCl、 KI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先出现黄 色沉淀,说明先生成 AgI沉淀,即 Ksp(AgCl) Ksp(AgI) , D正确。 答案选 B。 考点: 实验方案的评价 13. D 【解析】 试题分析: A、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应用蒸馏水和 FeCl3溶液 , A 错误 ; B、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是很大,所以不能形成喷泉 , B 错误 ; C、 缺少指示剂和锥形瓶、碱式滴定管,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