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20xx-20xx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2周周考试题内容摘要:

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 )。 恐其逋负 (拖欠 ),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 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 尽,富者亦贫。 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 —— 《宋史 司马光传》 材料三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引发争议最大的一项法令,今天学术界仍然有争议:有人认为此法类似于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对人民有 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纯粹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 (8分 ) ( 2)据材料二,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 (6分 ) (3)你同意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6分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冬十月丁未,诏曰: “ 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绝望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 困灾贫而流亡。 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 —— 《魏书 高祖纪》 材料二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常平、广惠之物,守藏积滞,必待年歉物贵然后出粜,而所及者大抵城 市游手之人而已。 今通一路之有无,贵发贱敛,以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 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衰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 《宋会要辑稿 食货》 (1)依据材料一指出北魏的社会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孝文帝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12分 ) (2)材料二中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