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高效优化栽培法内容摘要:

2、5 至 40 公斤,草木灰 125 至 150 公斤作底肥,与土壤混匀后整平做畦。 一般畦宽 12 至 13 米,畦间留 35 至 40 厘米宽的过道和徘水沟。 二、适时栽植树栽植时间以 9 月上中旬为宜,合理选用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行距 20 至 25 厘米,穴距 25 至 30 厘米,每穴二株。 为了减少叶面蒸发,栽前需将过多的叶片剪除,每株只留二三片心叶即可。 栽苗深度以按实后“下不露根,上不埋心”为宜,栽后立即浇定根稀粪水,5 天内每天适当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栽后 15 天左右即可长出新叶,这时应及时松上除草。 每亩用尿素6 至 8 公斤加入人畜粪水 2500 至 3000 公斤。 5 至 3、7 天再追肥 1 次,用尿素 10至 125 公斤加人畜粪水 3500 至 4000 公斤,追肥后再撒施草木灰乃至 100 公斤。 三、覆膜扣棚覆膜以 10 月下旬白天温度低于 20时进行为宜。 将黑膜平铺干苗上,开口露秧,并用细土将切口封实,地膜四周用堆土压紧。 当气温在17以下时进行扣棚,一般在 10 月底月底 11 月初为宜。 可用长约 2 米的竹片搭成弓形架,将 2 米宽的塑料薄膜覆盖呈小拱棚。 扣棚后可通过揭膜、盖膜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 白天棚内以 25为宜,不超过 30。 当棚内温度达到25时应揭膜降温。 夜间最好不低于 5。 冬季寒冷时,晚上加盖草帘保温。 次年春季日均气温稳定在 10以上时,逐渐揭去薄膜。 在维持草荡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浇水次数越少越好,并注意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 在果实生长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 75 至 100 克、尿素 150 至 200 克,对水 50 至 75 公斤叶面喷施,每隔 15 天左右 1 次,连续 4 至 5 次,既可提高产量,又可增加果实甜度。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