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20xx-20xx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 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当时西方各国。 对中国产生的影 响是() ①涌入了大量外国商品 ②冲击了中国小农经济 ③促进了城乡经济快速发展 ④导致了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史书记载, 1872 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进行生产,它 “ 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 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 A.属于近代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2据记载,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 一年,日本对中国的棉纱输出立刻增长了 4. 3 倍;第二年在 1896 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 1. 8 倍”。 这说明 ( ) A.中国近代纺织原料主要依赖进口 B.帝国主义进入资本输出的阶段 C.近代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D.中国民族工业对棉纱需求剧增 2据统计: 1922 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 38%集中在上海, 14%集中在天津, 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2 1912 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 该措施意图是 ( ) A. 保护私有财产 B.鼓励创办实业 C.恢复市场秩序 D.巩固新生政权 2右表中,中国面粉业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 1911— 1919 年中国面粉业发展状况表 年份 厂家数 资本数额 (元 ) 1911 40 多家 600 多万元 1919 120 多家 4500 万元 A.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据《解放日报》载,“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 ”这种情况 ( ) A.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署有关 B.体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 C.加速自然经济瓦解,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D.反映出当时美国已独霸中国市场 2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部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对下图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 ) A.三座大山的压迫 B.清政府的妥协政策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