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黄的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 厘米的稻草以利避光保温,阴雨天可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湿。 二、选好品种栽培蒜黄要选用发苗快的紫皮蒜、自贡大蒜、四瓣蒜等品种,生产出的蒜黄生长健壮整齐、耐寒、抗病、产量高。 三、蒜种处理大蒜鳞茎有一定的休眠期,为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播种前要进行处理。 方法是剥除鳞茎的外皮、基部茎盘以及蒜瓣的部分或全部蒜皮,以利水分吸收和气体交换。 此外,播种前还应用清水浸种一昼夜,使种蒜育分吸水,加速发芽。 四、播种要点蒜黄多在保护地或室内生产,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播种时要尽量密植。 种植时把蒜头一个挨一个紧排在栽培床内,蒜瓣间尽可能不留空隙。 如果蒜头过小,可将蒜头掰成两半,直接排在床内,每平方米用蒜 3、1520 公斤。 栽蒜时,蒜头顶部应整齐,最好用木板压平,上覆一层34 厘米厚的细沙土,然后浇足水,在床面上覆盖塑料薄膜,以增温保湿,促进萌发,待蒜瓣露芽后揭掉薄膜。 五、温度管理室内栽培蒜黄,若温度降低,可设火炉加热升温。 出土前,白天温度控制在 25,夜间 1820,以促进早发芽。 出土后到苗高 26 厘米时,白天温度控制在 1820,晚上 1418。 采收前 4,温度应控制在12左右。 六、水分管理室内栽培每隔 3喷一次水,塑料棚栽培的,一般情况下蒜黄生长期不需浇水,如果温度过高、床面较干应浇水 12 次。 水源要用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而不用冰凉的河水。 每隔 7 天用 尿素水喷一次,采收前 34 天停止浇水。 七、科学收获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种植后 1520 天,蒜黄高 3040 厘米时,第一次刈收,每公斤种蒜可收蒜黄 斤。 间隔 1520 天可再次刈收,能连续刈割 23 次。 但第二次产量仅为第一次产量的 6070,第三次产量更低,质量也较差。 每公斤种蒜共可收蒜黄 斤。 一般收获两次后可重新换种,另行种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