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2、(区)三地的马蹄品种表现出比本地传统栽培种丰产、个头大、抗逆性强等生长特性,适应引种。 3、开排灌沟:乐昌传统的栽培方法是不开排灌沟,或者将排灌同用,采用该方法,一是局部出现病株,病菌将随水流扩散到整个田块,使整块田的杆株感染病菌,从而发病。 科学栽培模式是将排灌沟分开,防止串灌、漫灌,以防病菌随水流扩散。 二、科学施用肥料1、重施基肥:基肥以猪、牛栏粪为主,每亩施用 20002500 公斤,另加过磷酸钙 25 公斤,碳铵 25 公斤;如果猪、牛栏粪不充足可用早稻稻秆代替。 2、辅助追肥:马蹄整个大田生长过程需追肥 4 次,分别为插后 10 天每亩施用尿素 5 公斤,插后 20 天每亩施用尿素 15 3、公斤,插后 40 天施用三元复合肥(3个 15)30 公斤加硫酸钾 5 公斤,插后 50 天每亩施三元复合肥 20 公斤加硫酸钾5 公斤。 三、科学使用农药防虫治病马蹄白螟是马蹄的主要害虫,其幼虫蛀食茎杆,致茎杆变褐腐烂,最后整株枯死。 杆枯病,又称马蹄瘟,当地又叫红叶病,是马蹄最主要的病害。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来势迅猛,扩展快,使马蹄杆成片枯死,呈火红状。 1、白螟防治策略:一是马蹄育苗秧中用 3%米乐尔颗粒防治,移栽前用 90%杀虫单防治一次,并将种苗上未孵化的卵块摘除;二是本田中主防三代压制四代,一般在 8 月上旬马蹄移栽成活棵后,田间出现白螟成虫立即防治一次,在白螟孵化高峰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各喷一次,药剂可用 3%米乐尔颗粒或 98%巴丹或 90%杀虫剂等,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效。 2、杆枯病防治方法:一是药剂处理马蹄球茎和马蹄苗。 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50 倍液或 5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在育苗前把球茎浸泡在药液中 1824 小时,定植前再用药液浸泡马蹄苗 18 小时,对控制该病害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抓住防治适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 当发现少量病株,即可选用 77%可杀得、25%多菌灵、10%世高等农药喷雾防治,10 天后再喷一次,连喷 23 次,雨后及时补喷。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