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xx届九年级物理4月模拟一模试题内容摘要:
分 ) 30. 在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的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取一块 薄平板玻璃、两个完全相同的跳棋子 A和 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 1)小丽将棋子 A放 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如图 22所示。 她观察发现:平板玻璃中棋子 A 的像偏高且倾斜。 你认为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2)实验器材调整正常后,若棋子 A距平板玻璃 5cm, 棋子 B与棋子 A的像重合,则 B与 A相距 cm。 31. 小刚在 实验室做“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 ( 1) 表一是小刚记录的 实验数据 ,由表中数据 可知 , 水的沸点为 ℃。 ( 2) 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 100℃ 的原因可能是。 ( 3) 温度计 玻璃泡中的 测温物质有的是 水银, 有的是酒精。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如 表二 所示。 在做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8 98 98 图 22 B A 图 21 F=5N F=5N 1m 1m M N O P Q 表一 表二 图 23 乙 丙 甲 S Rx P “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 实验时,应选用 温度计。 (选填 “ 水银 ” 或 “ 酒精 ” ) 32. 小英按图 23甲连接 了 实验电路,测量电阻 Rx的阻值。 ( 1) 闭合开关 S前,应把图 23甲 中滑动变阻器 的 滑片 P置于最 端。 ( 选填“左” 或“右” ) ( 2)检查 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 S,滑动变阻器 的 滑片 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 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23乙 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23丙 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 Rx的阻值为 。 33.图 24是小阳在实验室用烧瓶做实验的情 景。 图中的烧瓶内只有空气,烧瓶密封瓶 塞内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一端 套有气球。 将烧瓶依次浸在热水、冷水中, 出现了图 24所示 的情景。 请根据实验 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34.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 A厅中有一个演示流体阻力与物体形状关系的 实验展台,如 图 25甲所示 ,其示意简图如图乙所示。 图乙是两个材质、光滑程度、最大截面和 质量都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 A、 B置于水槽中的情形,使用相同的钩码是为了保持对 A、 B两 个物体的 相同。 同时释放钩码,两物体会随之向左运动 ,通过比较 ,可以比较水对两个形状不同的物体阻力的大小。 甲 图 25 乙 B A 热水 冷水 图 24 35. 下表是小强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压强 p与力 F的关系式 : p=。 36. 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体 A和 B,焦距分别为 5cm、 10cm的 凸透镜 两个 , 刻度尺、光具座 和 光屏 各一个。 小 华 选用这些器材, 证明“ 凸透镜成 实 像 时,像 的高度与 凸透镜的 焦距有关 ”。 小 华的主要实验步骤 如下: ① 将焦距为 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体 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 调节发光体 A、凸透镜和光屏 的 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② 用刻度尺测出发光体 A的高度,并记 录 在表格中。 ③ 将发光体 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体 A清 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 录 在表格中。 ④用刻度尺测出发光体 B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⑤ 将发光体 B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 30cm处, 用焦距 10cm凸透镜替换焦 距 5cm的凸 透镜, 调节发光体 B、凸透镜和光屏 ,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移动光屏,在光 屏上得到发光体 B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 录 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 1)小 华 的 探究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 :。 ( 2) 请你针对 小 华 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 改 正 措施:。 37. 李想为了验证“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这一猜想,选用了如下器材:稳压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停表各一个;装有煤油的烧瓶一个,烧 瓶内电阻丝的阻值是 10Ω ,插在瓶中的温度计量程是 0~ 100℃ ;导线若干。 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表。 F/N 10 12 14 16 18 20 p /Pa 70 82 94 106 118 130 I/A 图 26 P S 温度计 接线柱 图 27 甲 乙 右固定夹 左固定夹 板弹簧 弹簧测 力计 可左右移动支杆 坐标 纸。 ( 1)李想要用图 26 的电路完成实验,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 26连接完整。 ( 2)实验结束后,李想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第一次实验煤油初温仍为 20℃,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 20s后记录末温„„ 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一点不足(可以结合原方案的实验数据):。北京市通州区20xx届九年级物理4月模拟一模试题
相关推荐
12. 1; 13. 1 和 0 , 1[ ,3]4 ; 14. ① ② ③ . 注: 13题第一问 2分,第二问 3分。 14 题少选 1个序号给 2分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若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 不同,正确者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 15.(本小题满分 13 分) ( Ⅰ )解:由 πA B C ,得 si n( ) si n( π ) si nA
13. 2 ; 2 或 1 14. 4 ; 42 注:第 1 14 题第一 空 2分,第二 空 3 分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分 . 其他正确解答过程,请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 15. (本小题满分 13 分) 解: (Ⅰ) 由 π ππ42xk ,得 ππ 4xk, kZ . [ 3 分 ] 所以 函数 ()fx的定义域 是 π{| π
9.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使用试电笔,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 B.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一定出现短路 D.在家庭电路中电冰箱和电视机是串联的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 用电. 【分析】 ( 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
分别为 m1和m2 ,且 m1 m2。 经一段时间两物体相碰撞并粘在一起。 碰撞后 A.两 物体将向左运动 B.两物体将向右运动 C.两物体组成系统损失能量最小 D.两物体组成系统损失能量最大 17. 如图,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物块构成弹簧振子,该物块是由 a、 b两个小物块粘在一起组成的。 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左右振动。 当物块向右通过平衡位置时, a、 b之间的粘胶脱开; 则 A.
SO4 SO2 H2SO4 (NH4)2SO4 Ⅲ ( 2)过程 Ⅱ 用合适的还原剂可以将 CaSO4 还原,所得SO2 可用于工业生产硫酸。 ① CO 作还原剂,改变反应温度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不同温度下所得 固体成分的物质的量如右 图1 所示。 在低于 800 ℃ 时还原产 物为 ; 1200 ℃时主要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高硫煤作还原剂,焙烧 小 时,测不同温度下硫酸钙的转化率
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 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