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23单元内容摘要:
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②瞎指挥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④浮夸风⑤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⑥“共产”风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2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 2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2 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邯郸钢铁总厂等一批先进典型。 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2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 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分田”分别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 A. 实践 B. 阶级斗争 C. 经济 D. 政治 二、材料分析题( 50 分) 2阅读下列材料:( 12 分)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23单元
相关推荐
北地区自西向东依次表示的是 A.荒漠 → 荒漠草原 → 草原 B.荒漠草原 → 荒漠 → 草原 C.草原 → 荒漠 → 荒漠草原 D.草原 → 荒漠草原 → 荒漠 21.“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是描写哪个 地区解放前的交通状况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A.日照长,昼夜温差大 B.水源充足,热量丰富 C.气温低,没有病虫害 D.地势高,土壤肥沃 23.
(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图 12 18. 一架用久了的天平 ,砝码严重磨损 ,若用这架天平去称量物体的质量 ,结果将 ( ) 况都有可能 . =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D.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
四项基本 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错误: 改正: 三、辨析题 ( 5 分) 小宁和小英在讨论新中国的土改问题,小宁抢先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该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小英接着说:“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就没有地主阶级了。 ”以上 谁的说法不对。 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 一 “雄赳赳,气昂昂,
像,在目镜的 焦点 ,在经目镜成一个 、 的 像,经过两次 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 2 .望远 镜的物镜成 、 的 像,目镜 成 、 的 像。 ,也可以制成。 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 ,必须用焦距较 的凸透镜作物镜。 若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 必须用焦距较 (大 、小 )的凸透镜作物镜。 5.医生在用显微镜化验样本时,总在不停的转动显微镜上的一个按钮,这是在( ) A
的字样。 请你帮他估算出此时: ( 1)台灯两端的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 ( 2)说明在此估算过程中用到了哪些近似。 下 表所示是某品牌电热水壶的铭牌,根据铭牌给出的信息,求: ( 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 2)电热水壶的电阻; (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 10min消耗的电能. 2 如 图是小明设计的调光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 AB 通过 滑片 P 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6V。
B、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C、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2 ( 2020漳州) 读图 11“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9分) ( 1) E、 F两大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有。 ( 2)夏季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热量配合特点是。 (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依次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