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上网成瘾列为一种临床精神疾病的国家,并计划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登记。 这主要 说明 A. 网络的弊逐渐大于利 B. 沉迷于网络会给人们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C.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造成传统产业的衰落 D. 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 “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上网成瘾列为一种临床精神疾病的国家 ”可知沉迷于网络会给人们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故答案选 B。 A项说法错误; CD与题干没有关联。 15. 如果一个国家各个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过于悬殊,便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走向分崩离析,儒家早在《论语》中就提出: “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 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由此可见,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以下史实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 1929~ 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导致各国政治危机 B.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C. 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 D. 20世纪后期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解析】 由于贫富差距加大、市场购买力下降导致 1929~ 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福利国家的建立对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ACD都可以为论点提供论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故答案选 B。 点睛:题干的论点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16. 发生在 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 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B.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C.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D. 农民积极 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A 【解析】 题干强调的时间是 “1920 年 ” ,当时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贸易,故 A项正确; “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 是在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故 B项错误; “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 是在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时期,故 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在斯大林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 17. 20世纪 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 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 把进口 物品平均关税率从 40%提高至 47% C. 按美元原来价值的 50%— 60%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D. 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答案】 C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学¥科¥网 ... 18.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 1929~ 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 %)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 1929年 1938年期间,苏联通过 “ 五年计划 ”“ 斯大林模式 ” 其工业总产值取得了很大提升;而这一时期美国遭遇了经济大危机,工业总产值不断下降;但总体来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高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 只有 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并提取图表有效信息的能力。 结合 “1929 ~ 1938年美国 和苏联 ” 两个国家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分析。 19.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 “ 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的国力 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 ” 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A. 减少指令性计划,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B. 坚持计划管理前提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增加农民收入 D. 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干中 “ 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 ” 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注重经济价值规律的运用,故 B项正确。 AD两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排除; 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排除。 20. 下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 第 1阶段是 “ 黄金时代 ” ,原因在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第 2阶段是 “ 衰退期 ” ,根本原因是美苏冷战制约经济发展 C. 第 3阶段是 “ 调整复苏期 ” ,表现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 D. 第 4阶段是 “ 改革繁荣期 ” ,美国进入高速发展的 “ 新经济 ” 时代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依据所学可知,第 2 阶段是“衰退期 ”,其根本原因是 1973 年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滞涨的困境,故 B 项分析错误,符合题意。 ACD 三项表 述符合史实,均正确,故排除。 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 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21. 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 “ 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 17 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 3倍。 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 3倍的钱。 ”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B. 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D. 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