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xx-20xx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监督 ④ 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0.我国已建立 5 个民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① 凡是在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我国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 自治机关主要是指自治区的人大、党委和政府 ③ 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旗 ) ④ 民族自治区接受 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1.随着兰新高铁正式通车,少数民族聚居的大西北跨入高铁时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 该高铁建成通车让我们更加确信 ① 民族区域自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②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③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人民始终不渝的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32.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 全区干部队伍中,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 82. 05%,这支队伍带领西藏人民自主管理西藏地区事务。 这表明 A.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C.民族区域自治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33.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2020 年 12 月 13 日 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当天,南京市五大宗教按照仪规,举行公祭日纪念活动,哀悼死难同胞、祝愿国富民强、祈求世界和平。 这说明 ① 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 信教群众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③ 我国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 ④ 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4.与 “国家管理 ”主体单一不同, “国家治理 ”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式、参与式、互动式管理。 这一字之变 ① 从法理上确立了我国人民国家主人翁的社会地位 ② 彰显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发展 ③ 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享有更多的发言权 ④ 有利于弱化政府管理职能以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成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指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6. “中国护照关键时刻能带我们回家 ”利比亚战乱、也门危机、尼泊尔地震,我国政府反应快速,在第一时间派出飞机、舰艇迅速撤离滞留公民和侨胞,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力量和温暖。 这表明 ①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 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③ 自卫权是主权国家的 基本权利 ④ 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7.截止 2020 年 4 月 I 日,有 31 个国家已成为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简称亚投行)正式意向创始成员国。 亚投行的 “朋友圈 ”覆盖了五大洲。 美国的欧洲盟友也纷纷加入,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和日本还榜上无名。 亚投行迅速扩容之势证明 ① 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② 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生逆转 ③ 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初步形成 ④ 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8. 2020 年以来,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组织 “伊斯兰国 ”势力发展迅速,其手段之残忍让世人惊骇,并借助互联网大范围传播极端主义,由此带来的国际恐怖主义新态势亟须全球合作应对。 这说明 ①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紧张 ② 当前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③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④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 ④ 39. “十二五规划 ”纲要特别提到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 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这主要是因为 A.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作用的唯一尺度 B.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加强国际交往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坚持的基本立足点 D.国家履行社会经济职能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0.纵观美国十年反恐,美国对恐怖主义的认知渐趋理性 ,反恐策略不断进行调整,全球恐怖主义受到一定遏制。 但是,当今国际交往中的强权 政治、经济不平等不均衡现象,仍是产生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所在。 这对反恐的启示是 ① 要把打击恐怖主义作为国际社会的中心任务 ② 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③ 减少世界贫困,推动世界共同繁荣 ④ 消除各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1.有多家国际著名经济机构预测,到 2030年,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将是中国占 19%、美国 16%、印度 9%,其他前几位依次为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 这一预测说明 ① 世界多极化稳步发展 ② 世 界形成中美两极格局 ③ 经济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④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能增强国际竞争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42.中国倡导的 “一带一路 ”战略以发展为目标,倡导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的理念,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大智慧。 这一战略的提出,表明中国 ① 把握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 主导亚欧地区事务的责任和担当 ③ 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 意识到当今的世界是多极的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43.截止 2020 年 11 月 1 日,中国政府第三批总价 5500万元人民币的援非防控埃博拉物质,已向塞内加尔、刚果(布)、尼日利亚等十个国家全部完成交接。 这一做法 ① 表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时代已经消失 ② 表明中国是当今国际事务的重要领导者 ③ 是由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④ 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4.我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 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同 67个国家、 5个地区和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