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内容摘要:
(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 ,他们选定的主题是 “ 唐代的中外交往 ”,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 其中 不正确 . . . 的是 ( ) 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回答问题。 (1)图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哪位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 (2)鉴真 (图 2)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 ?他对日本有何贡献 ? (3)图 图 2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影响 ,对此 ,你有何感想 ? 8.“ 论从史出 ,史论结 合 ” 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 ,探究相关问题。 【唐朝缔结友谊桥梁】 材料一 玄奘从天竺带回佛经 657部 ,经过 20多年的努力 ,共翻译出 75部 1 335卷 ,约 1 300多万字。 唐太宗亲自为他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 材料二 日本晁卿 (阿倍仲麻吕 )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 李白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天竺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根据。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分层测评新人教版
相关推荐
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 ,虚怀博纳 ,从谏如流 „„ 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 “ 君道 ”, 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 „„ 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 ,用贤良 ,退奸佞 ,因而忠贤满朝 ,人才济济 „„ 重视地方政治 ,慎择刺史 ,吏治比较清明。 ——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贞观之治》 (1)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的男主人公是谁 ?在你的心目中 ,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 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诗 ,结果他被斩首 „„ 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 “ 一把心肠论浊清 ”, 乾隆帝看了竟说 :“ 加 ‘ 浊 ’ 字于国号 ‘ 清 ’ 字之上 ,是何居心 ?” 结果 ,胡中藻和族人被杀 ,祸及师友。 (1)材料一中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曾经提出建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
员 ,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材料三 清朝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管辖形式 :派遣将军、都统、大臣分驻边疆各地 ,将军为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清政府为了加强在新疆地区的统治 ,设伊犁将军。 (1)根据材料一 ,指出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 ,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 (3)根据材料三 ,在清代设置伊犁将军的是哪位皇帝 ?说出当时伊犁将军管辖的范围。
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 黄巢建立政权 ④ 安史之乱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分析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 (649年 )时人口数约 1 900万。 唐玄宗开元十 四年 (726年 )时人口数约 4 142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时人口数约 5 292万。 安史之乱后期 ,唐肃宗上元元年 (760年 )时人口数约 1 699万。
北朝时期的流行语 材料二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 ,必用读书人。 —— 汪洙《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 ,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2)材料二中的 “ 满朝朱紫贵 ,尽是读书人 ”“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
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11. 标 志着我国封建君主 专制 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 1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清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藏 的管辖,在西藏设置的政权机构是 ( ) 第 II卷(非选择题) 18.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 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