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内容摘要:
狭缝的距离减小 D.移动 M使狭缝的距离增大 16.两列简谐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发生了干涉现象,则 ( ) A.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位移大 B.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域质点的振幅大 C.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D.在振动加强区域,质点的振幅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17. 如图为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绳上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甲波向右传播,乙波向左传播。 质点 M 位于 x= 处,则( ) A.这两列 波不会发生干涉现象 B. M点的振动总是加强 C. M点将做振幅为 30cm的简谐振动 D.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过 1/4甲波周期, M点将位于波峰 2 2 2 2 2 2 2 x/m y/cm O 10 20 10 20 甲波 乙波 M 18. 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 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 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v,其 F- v2图象如题图乙所示.则( ) A.小球的质量为 aRb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Rb C. v2= 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D. v2= 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四 . 填空题 ( 本题共有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 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主动轮的半径为 r1,从动轮的半径为r2。 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 n,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从动轮转动做 __________转动 (填 “ 顺时针 ” 、 “逆时针”);从动轮的转速为 __________ 20.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木板与竖直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今使 m随 M一起做简谐运动,且始终不分离,则物块 m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 提供的,当振动速度达最大时, m对 M的压力为。 21.右图是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照片,该照片记录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其形状如图所示。 由图可分析出蜻蜓当时是向__________(填 “ 左 ” 或 “ 右 ” )飞行的,且飞行 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 __________(填 “ 大 ” 或 “ 小 ” )。 22. 质点在 O 点附近做简谐运动,由 O 点开始计时,质点第一次到达 O 点附近的 M 点需时6s,又经过 4s再一次通过 M点,则质点第三次通过 M点还要经过 ________或 ________s。 23. 在均匀的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为 a,如图(甲)所示。 振动从质点 l开始并向右传播,其振动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上海市20xx-20xx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相关推荐
形.过点 A作这个三棱锥的截面 AEF,点 E、 F分别在棱 PB、 PC上. (1) 如图,作出平 面 AEF与平面 ABC的交线; (2) AEF 周长的最小值是否存在。 若存在,求出其最小值,并指出此时直线 BC与平面 AEF的位置关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本题满分 10分,第 1小题 4分,第 2小题 6分) P B C A E F 如图,长宽高分别为 a、 b、
whether wildernesses can be exploited without harm. This is a 45 that calls for not only free expression of feelings, but also the guidance of reason. What position wilderness should enjoy in the
3 20. g铜跟 60 mL 8mol/L的硝酸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有 NO、 NO2。 铜完全溶解后,测得溶液中 H+ 的物质的量为 n mol,此时溶液中所含 NO3的物质的量为( ) A. (n+ ) mol B.(n+ ) mol mol mo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 12个正确选项) 21. 在空气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里,可以加快铁的腐蚀的是( ) 22.
] 甲 乙 1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有一瓶 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 某同学用此溶 液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 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
rticularly (53)_________ when we attempt to municate across culture. Indeed, what is called body language is so much a part of us that it’ s actually often unnoticed. And misunderstanding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