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属矿生产技术部管理制度规定doc(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转性材料的在籍量进行盘点。 每月定期对各生产队组的成本预算管理进行检查,对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 每月 1 日和每月 25— 30 日,对照《绩效考核标准》对各单位生产消耗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的相关台账进行对账和考核。 考核结 果 经部长审批后上报相关部门。 6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标准化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年初制定矿井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牵头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 负责掘进和运输专业的标准化管理,对其它专业的标准化 管理进行督察,发现重大问题对责任单位进行考核。 每月 5 日前收集其它相关专业的自检表和定级表,汇总经矿领导审批后上报集团公司生产管理系统网站。 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 5 日前组织凤凰山矿和沁秀公司采取异体互检的方式完成标准化互检,并在5 日内将检查结果以《质量标准化通报》的形式通报全矿。 根据集团公司每季度下发的检查安排,指派专人负责集团公司标准化检查工作,接到通知后 2日内组织召开检查前准备和安排会议。 根据检查结果对各专业牵头部门进行奖惩。 红黄旗竞 赛 每月组织一次涉及井下生产和辅助区队的标准化红黄旗竞赛。 负责掘进队组和辅助区队的检查和考核,对井下标准化管理进行督察,发现重大问题对责任区队和牵头部门进行考核。 每月的上旬、中旬组织检查组人员对掘进队组和辅助区队进行标准化动态检查,收集炮掘队和采煤队标准化检查组的检查三定表和定级表。 每月适时组织至少两次标准化小分队检查,主要监督各检查组的检查过程和检查质量。 每月 27 日(遇周末提前或推后)组织一次覆盖井下的标准化静态检查,检查前要召 开安排路线和人员的专门会议,并强调检查注意事项。 每月上旬、下旬的最后一天和月底大检查的次日收集各检查组和小分队检查的三定表和定级表,以《质量标准化通报》形式通报相关单位。 每月 27 日前收集各单位涉及红黄旗竞赛的相关数据,汇总后编制本月的标准化红黄旗竞赛结果表。 每月 29 日前组织各单位标准化负责人或单位正职召开一次标准化例会,通报红黄旗竞赛结果、总结本月标准化工作、计划和安排下个月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例会结束后的下周二的大调度会进行颁发红黄旗仪式,并 对本月红黄旗竞赛进行总结。 样板化区队建设和优胜专业评比 每季度在采煤、掘进、炮掘和辅助区队四个组中各评比出一个样板化区队,每季度在十三个专业中分井上、井下各评比出两个优胜专业。 根据每月考核汇总后按比例进行打分排名,以《质量标准化通报》的形式通报评比结果,对达要求的单位进行奖励。 标准化亮点创新 负责各区队、相关部室申报标准化亮点创新的审核和推广。 每月 25 日前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和现场实物进行验收,确保创新项目满足煤矿生产安全、技 术、专业使用等相关标准,并进行严格评价、确定创新项目的推广范围后签字认可。 根据创新项目的大小和价值,牵头安排进行推广,并验收推广情况。 每半年组织一次亮点创新项目的表彰大会。 岗位作业标准化 负责掘进和运输工种的岗位作业标准化抽考,监督其它工种牵头部门的抽考工作。 根据抽查情况填写《岗位作业标准化抽查结果表》。 每月 27 日前汇总结果表后以《质量标准化通报》的形式通报各部门的抽查情况。 对出现缺大项或完全不会现象的 责任人进行停工学习,达标后方可复工。 汇总每月的标准化所有考核,经分管部长签字后报办事员处走 OA 绩效流程。 7 顶板管理 分管队组 技术 人员负责对分管队组辖区内的顶板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 生产队组现场受构造影响 , 顶板支护难度变大时,分管副部长要牵头召集相关业务部室和队组人员进行现场办公制定方案,分管技术 人 员要按方案审批措施,并落实执行。 矿压组要严格按职责要求进行顶板矿压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分管队组技术员进行反映,并督促 队组进行整改。 按要求把好支护材料的入井关,确保支护材料达标。 分管顶板副部长每月要组织一次全矿顶板隐患排查。 分管顶板副部长按顶板管理文件的要求召开顶板管理会议,解决基层队组顶板管理中的难题。 掘进队组 因顶板变化需缩、放锚杆支护排距时 , 分管队组技术员必须请示主任工程师后再安排执行。 15号煤综采工作面进行初采初放前必须和强制放顶前必须召开专门的协调会,对相关工作进行详细安排。 顶板矿压监测管理 矿压组负责井下所有巷道 的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对收集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要及时将结果报主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存档,为后续巷道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认真开展日常性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工作,对采掘队组报送的矿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处理结果报送相关领导和采掘队组。 对新开采水平、新开采盘区首采工作面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作面、矿压显现明显的区域,要进行专项矿压观测,在施工前 15天要制定出专项矿压监测方案,开工前要将所需要的监测仪器、仪表安装到位,施工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专项矿压观测报告。 接到地质说明书一周内,要编制出矿压预测说明书,经相关领导审核签字后,及时发放到施工单位。 ,每月进行一次分析总结,于每月 30日交组长,由组长统一汇总编写全矿井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分析报告,发送集团公司生产处。 要以巷道或采面为单元进行矿压资料的建档工作,在日常监测工作中要随时收集随时入档,要将每条巷道的所有监测原始资料、监测报表、分析结果和拉拔记录、砼块试验、日常检查的《走动管理五因素表》等均要入档。 所有档案要妥善保管 ,不得出现丢失,撕扯,缺页更改等现象。 监测表格必须在井下现场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数据准确,严禁井上填写或弄虚作假。 监测人员在井下监测工作中发现隐患必须向组长反映,并下《走动管理五因素表》,督促队组整改,一式三份,本组留一份,队组一份,收集人留一份入档。 发现重大问题随时要向主任工程师、及分管部长、部长汇报。 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工作面顶板监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并监督、检查采掘工作面在初采 (掘 ) 前矿压监测仪器仪表的安装情况,和末采 (掘 )期间仪器仪表回收情况。 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监测使用的仪器仪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矿压仪器仪表台帐,队组日常所需仪器仪表等设施,于每月 5日前按当月生产计划进行核实发放,其它所需涨拉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角度仪、压力表等,待核实完好后进行发放,同时不得影响队组生产。 对队组不按要求使用、保管涨拉器具、退锚器、力矩扳手、角度仪、压力表等仪器设施,造成损坏或报废的要严格进行考核。 矿压组负责对矿压仪器仪表库房管理,每季度对库房进行一次盘库整理,核对台帐,于每月 5日前要对所有矿压仪器设施的使用情况 进行一次汇总分析。 矿压组负责采掘头面及其它巷道矿压监测仪器设施的移交工作。 根据矿顶板管理需要,每年向集团公司呈报年度顶板监测装备预算计划,不断补充完善顶板监测装备。 各种矿压监测资料在被检前,必须认真自检和准备。 矿压组组长负责所有资料的审核把关,并负责每月的矿压分析汇总。 8 运输管理 运输组负责我矿井上下辅助运输管理工作。 每月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对井下现场运输装备、运输安全设施进行现场排查。 对存在的问题以 《走动管理五因素表》形式 下发责任区队 进行整改, 并 按照相关生产绩效考核标准对责任单位进行绩效考核,以运输通报形式通报全矿。 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运输专业会议,总结上月运输工作开展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安排布置下月运输工作。 加强 运输技术资料管理工作。 每月 28 日前将各基层区队报送的运输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后,及时更新。 运输组技术员必须对涉及运输的规程、措施进行技术把关,对井下涉及运输的相关技术参数要及时进行核对。 严格 管理 花车、 2tu 型矿车。 每周 统计 一次 未按规定时间归还材料花车、 2tu 型矿车的责任单位 ,每月 25 日前,按照相关生产绩效考核标准 对责任单位进行绩效考核,以运输通报形式通报全矿。 按照《煤炭安全规程》要求,对新投入或超过使用规定年限的车辆连接装置, 必须 联系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抽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对试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报废。 每月牵头组织对副井、北矸井的防跑车装置进行定期试验,试验后的数据经现场相关业务部室人员签字认可后,以表格形式进行记录存档。 试验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队组进行整改,整改后重新组织试验工作。 对新购置的电机(瓶)车在入井使用前,牵头组织完成机车制动距离测试 工作。 每年 79 月份对 井下在用的电机(瓶)车进行机车制动距离测试工作。 电机(瓶)车所有测试数据符合规定要求、经各相关业务部室签字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测试不合格的机车严禁投入使用。 负责大巷长期通行证的签发管理工作。 办理 大巷长期通行证 时 ,由需要办理的单位出具书 面申请 、单位正职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 经审批核实、备案后方可给予办理。 负责运输秩序的协调工作。 运输组 根据 区队提出书面申请, 及时 牵头组织召开运输协调会,联系相关业务部门、基层区队参加 ,对运输秩序进行规范 ,会议内容以运输纪要形式下发。 督促、落实、检查辅助运输挂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严格进行考核。 9 生产现场管理及 隐患排查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 所有管理人员应实行包队制,确保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 包队人员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需要,不断深入井下现场,督促和检查工作,掌握生产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发现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每个包队人员应参加每月组织的一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客观评价每个单位的工作实情和存在的不足。 包队人员坚持经常深入现场,发现并 解决问题,必要时坚持跟班工作 ,现场把关,协助队组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困难。 所有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深入现场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隐患,积极制止“三违”,确保身边无事故。 所有管理人员要认真完成矿规定的井下工数和抓“三违”指标以及隐患检查条数,确保安全奋斗目标的实现。 综采工作面初、末采,掘进巷道开口、贯通, 立井施工以及采掘队组过构造等重点工程必须由分管副部长牵头进行协调安排。 隐患排查管理 所有下井任务人员下井后必须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每人每月排查 隐患次数不得少于 6 次,每人每月所查隐患条数不得低于下井工数的 2 倍。 所查隐患以《走动管理五因素表》形式通知区队进行整改,并对隐患进行复查闭合。 重大隐患必须在晚会上进行通报,由 分管副 部长或部长安排落实,直接负责人要在晚会上通报重大隐患完成情况。 各组适时对所查隐患进行汇总,以顶板管理(矿压管理)、运输管理、生产技术管理、成本管理、标准化管理等专项通报形式下发全矿并对相关队组进行绩效考核。 各组要责成专人进行隐患收集和通报的下发。 各组每旬要将隐患表(即《走动管理五因素表》)装订成册于每月 28 日十八点前交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办公室对生产技术部隐患表进行存档管理,每月底要对每个人所查隐患进行汇总,并在晚会上通报。 10 方针目标管理制度 设立一名方针目标分管副职和一名方针目标管理员,负责日常的方针目标管理工作。 根据矿年度方针目标的要求,组织人员认真研讨,对相关的方针目标进行展开,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方针目标的展开,经有关领导批准后,要组织全体人员进行学习。 方针目标项 目负责人要组织人员努力完成方针目标规定的项目,并经常了解项目完成的进展情况。 方针目标管理员要了解、掌握方针目标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完不成的项目应按规定及时提出,以便进行修订。 方针目标管理员要按矿上的规定,按时到填写方针目标完成进度和实施情况。 附录 D 岗位人员考核办法 考核周期: 一次 /月。 月 底 25 日前各分管 副部长 将考核结果报部门 负责人 ,经审核确认后执行。 考核对象及分工: ( 1) 考核对象:除部门 负责人 外的所有人员; ( 2) 考核 分工:部门 负责人 负责考核各分管 负责人 及办事员; 分管负责人负责考核分管业务内的人员。 考核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 50 元罚款。 ( 1)上班、开会、学习等迟到早退者; ( 2)汇报不及时,不准确,各种数据报表或图纸不清、不全,报送不及时的责任者; ( 3)各种考试不及格的责任者; ( 4)下班后不关电器设备的责任者 ; ( 5)不执行内部管理制度 , 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予以 100 元罚款。 ( 1)班中娱乐、脱岗、窜岗的责任者, ( 2)参加各种会议、培训、学习无故不到者; ( 3) 未执行内部管理制度或 因工作失误,造成影响生产的责任者; ( 4)酒后上岗的责任者; ( 5)深入现场不及时、把关不严、技术交底不清的责任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