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要点(叶)内容摘要:

会福利设施,配套相应的图书室、医疗室、超市、运动场所等。 拆旧户的原宅基地使用权应按规定进行相应的权属转移。 新安置区安置户的宅基地使用权,按政策规定予以明确和落实。 项目区资金收益主要来源于城镇建设扩展地块有偿使用。 建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 宅基地拆除赔偿补助:拆旧地块房屋及地面附着物赔 偿费用,拆迁户安置过渡费,低保户 (困难户 )补助等 ; ② 宅基地、独立工矿用地复垦费用 ; ③ 拆旧地块道路、沟渠整治费用 ; ④ 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补助费用:新房建设费用,水、电、气、 通讯 、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费用,公共娱乐卫生设施建设补助费用,小区绿化、道路、排污管道建设补助费用等 ; ⑤ 项目区测量及实施规划编制费用,竣工测量及验收资料汇编费用 ; ⑥ 农民集中居住点及道路沟渠规划设计费用 ; 7 ⑦ 项目区各项工程招投标费用,委托监理费用 ; ⑧ 工作人员工资,管理及会务费 用 ; ⑨ 其它费用,如不可预见费。 资金平衡方案应详细说明投资估算依据、总投资及分项投资,及各项投资的比例、投资进度计划、项目区建新拆旧投资估算、补偿安置估算、资金筹措渠道、资金计划安排与施工进度的配合情况等。 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有:土地复垦预算编制标准,最新工程造价信息等。 拆迁补偿及资金平衡方案应达到“标准准、计算全、方案细、皆落实”的要求,并形成“资金投资核算表”(表式见附表)。 土地权属调处方案 土地权属调整任务是界定各项土地权利,合理分配土地权益,避免出现土地权属争议;准确反映项目区 的位置、界线、地类、面积等土地利用现状,确保地类认定上的真实性。 挂钩工作开展前要全面核定项目区内土地权属现状,确定土地权属调整的范围, 制定 土地权属的 具体方案。 涉及土地所有权调整 或 土地使用权调整 的,调整方案需经县(区)政府核准 ,并有所在县(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地籍管理机构主持调整并予以变更登记。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应当在有关乡 (镇 )、村进行公告,公告期为 3 0 天。 对权属调整方案有异议的,应于公告期内书面提出,经协商不能解决的,争议由当地人民政府调处。 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 应 有 雷同的调 整方案和公告过程。 对公告有 异议的,应在公告期内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人民政府提出,争议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乡人民政府调处。 挂钩试点项目区竣工后应及时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办理土地变更登记。 项目区竣工后,要按照经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公平、合理地分配土地权益,并重新确定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 区、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变更登记,建立新的地籍档案,并妥善保管有关土地登记资料。 土地权属调处方案应达到“讲政策、合民意、尊权属、即变更”的要求。 周转指标的应用与归还 挂钩 周转指标是 对建新拆旧规模总量 控制 的 重要指标 ,该指标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 城镇建设扩展用地仅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的范围内使用。 唯上述区域土地已经用完后,方可申请扩大范围使用。 周转指标在项目区规划确定的期限内归还(期限自指标下达到归还一般不超过三年)。 归还指标必须是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不得用拆旧地块以外的整理复垦的新增耕地来顶替。 周转指标的应用与归还的方案应达到“控周转、严安排、及时还、不搪塞” 8 的要求,并形成“ 挂钩周转指标归还计划表 ” (表式见附表)。 ( 四 )规划实 施措施 实施规划的编制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家和市关于挂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 挂钩周转指标从项目区整体审批实施至指标归还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项目区要制定分年度指标归还计划。 保证建新地块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地块总面积,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合理确定建新地块中各类用地,建新地块要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供地和用地,确需征收的集体土地,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制订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确保项目区实施资金来源。 通过 招投标或比选方式,选择具有规划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负责项目区实施规划的编制工作。 五 、成果要求 成果主要有规划文本和图件构成。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应简要叙述项目区建设背景 ;开展挂钩试点的 法律、法规、各级文件精神 ; 分析项目区提出的原因、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项目区名称统一为:“ XX 县(区) XX 乡 (镇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 XX 乡 (镇 )XX村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项目区”。 简要说明项目区区位,重点说明项目区地块类型的构成及规模、复垦增加耕地面积、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总投资、建设期限等。 全面详细陈述规划的 依据、“规划要点”所包括的所有内容。 形成必要的表格。 规划文本与规划图件、表格的内容必须统一対应,不应有相互矛盾和出入。 各项计算均应具体周详,评述有说服力,基础数据和各项定额指标,数出有据,计算无误。 文理通顺,格式规范;引用文件,必须全称,并有文号。 (格式见附件) 专项研究、评价、方法、计算可设置附件。 图件 图件包括现状图件和规划图件两类。 现状图件是反映项目区基础条件的技术手段,也是制图的基本要求。 图件的比例尺以表达清晰、易于阅读为主要标准。 ①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为 1: 2020~ 1: 10000) , 该图以 上报“立项申请书”的年代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准。 全面反映项目区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 ② 项目区所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比例尺为 1: 10000)。 该 图应打印自上交存档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光盘。 ③ 项目区地块位置图 (比例尺为 1: 2020~ 1: 10000), 该图全面反映项目区内各种地块的构成和分布情况。 为此, 用紫色粗实线(宽 ~ )标绘 9 拆旧区的行政村的边界,内中的拆旧地块边界用 绿 色 实线(宽 ~ )加以围绘;农民安置点 地块 边界用 粉 红色实线(宽 ~ )加以 围绘 ,城镇建设扩建用地地块周边 用红色实线(宽 ~ )加以围绘。 项目区内各类地块分别进行编号: 拆旧地块边 中心部位用绿色罗马字加数字标注(如第 1 块标为 Ⅰ 1), 安置点 地块 边 中心部位用粉红色罗马字加数字标注(如第 3 块标为 Ⅱ3),城镇建设扩建用地地块中心部位用红色罗马字加数字标注(如第 2 块标为Ⅲ 2)。 图上应有附表(项目区地块统计表),与图上标注保持应一致。 ④ 项目区实施规划图(比例尺为 1: 2020~ 1: 10000),该图详细表达规划的思路和效果。 城镇建设扩建用地与拆旧区相邻的可绘制在同一张图内, 行政界线必须明确规范。 城镇建设扩建用地与拆旧区不相邻的,可以分别成图。 安置地块编制 有 居民点规划图的,可附加新村规划图。 为了表达清晰,比例尺可以加大。 拆旧区边界用绿色 实线(宽 ~ )加以围绘 ,内中的各种整治工程(水利、道路、平整等)按土地整理制图规范绘制,按规范完成必要的标注; 安置地块 边界用 粉 红色实线(宽 ~ )加以围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