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试题集内容摘要:

A.轮式 B.链式 C. Y 式 D.圆周式 17.当 — 个人的消极行为发生后,使之受到经 济上或名誉上的损失。 从而减少这种行为,这是强化类型中的 ( )。 A.积极强化 B.惩罚 C.消极强化 D.消失 18.在一个好的行为发生后,立即用物的或精神的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从而增加他以后的行为反应频率,这是强化类型中的 ( )。 A.消失 B.消极强化 C.惩罚 D.积极强化 19.从归因理论来看,能力属于 ( )。 A.外因、稳定的、可控的 B.外因、不稳定的、可控的 C.内因、稳定的、可控的 D.内因、不稳定的、可控的 20.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的大小是由 ( )决定的。 A.期望值和效价之比 B.期望 值和效价之和 C.期望值减去效价 D.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21.管理突破解决的问题是 ( )。 A.管理问题 B.慢性问题 C.急性问题 D.技术问题 22.管理者及其下属的素质越高,就越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就越不需要间接控制,是指 ( )。 A.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 B.直接控制原理 C.控制关键点原理 D.组织适宜性原理 23.根据计胡和标准,对 I=匕瓤考核实际结果。 追查出现偏差的原因和责任,然后才去进行纠正,这种控制是指 ( )。 A.间接控制 B.现场控制 C.直接控制 D.前馈控制 24.通过提高管理者的 素质来进行的控制称为( )。 A.直接控制 B.现场控制 C.前馈控制 D.间接控制 25.管理人员能够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察觉并及时采取某些纠正措施,这种控制是 ( )。 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26.管理审核的目标是评价 ( )。 A.个别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B.个别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C.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营业绩 D.整个管理系统的管理质量 27.从某种意义上说,计划评审技术是一种 (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28.面向供应市场,支持产品 和服务的协同设计、协同供应、供方与组织协同计划的管理系统是指 ( )。 A.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B.物流管理系统 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D.供应链管理 统 29.面向消费市场。 支持与消费者协同销售、协同市场、协同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指 ( )。 A.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B.物流管理系统 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D.财务管理系统 30.上层管理者主要使用媳信息系统是 ( )。 A.决策支持系统 B.经理信息系统 C.管理信息系统 D.事务 /数据处理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31.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是一种社会现象 B. 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C.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D.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2.战略管理的特点包括 ( )。 A.长远预见性 B.灵活适应性 C.对外抗争性 D.系统性 33.厄威克提出的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原则有 ( )。 A.目标原则 B.职权原则 C.职责原刚 D.分权原则 34.按计划的内容分类,计划有 ( )。 A.使命 B.规划 C.综合计划 D.专项计划 35.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计划可分为 ( )。 A.定期计划 B.长期计划 C.中期计划 D.短期计划 36.目标管理艏特点有 ( )。 A.强调“ 自我控制” B.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C.促使下放权力 D.注重成果第一 37.在价值链模型中,属于基本活动的有 ( )。 A.人力资源管理 B.原材料供应 C.售后服务 D.生产加工 38.目标管理的缺点有 ( )。 A.适当的目标不好确定 B.目标管理尚未普及 C.目标一般是短期的 D.不够灵活 39.衡量决策有效性的标准有( )。 A.满意决策 B.战略决策 C.最优决策 D.合理决策 40.最优决策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包括 ( )。 A.目标单一明确 B.问题清楚明确 C.偏好清楚、一致、稳定 D.所有方案 已知 41.组织工作的特点有( )。 A.保持稳定状态 B.组织工作是动态的 C.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D.组织工作是 — 个过程 42.组织的规模, — 般的可以用 — 个 ( )的生命周期来描述。 A.诞生阶段 B.青年阶段 C.壮年阶段 D.成熟阶段 43.扁平结构的缺点有( )。 A.上下级协滴差 B.不能严密监督下级 C.管理费用商 D.影响下级的积极性 44.为了使职位具有激励作用,职位设计采用的方法有 ( )。 A.工作团队 B.职位扩大化 C.职位轮换 D.职位丰富化 45.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有 ( )。 A.面对问题的种类 B.计划 C 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D.授权 46.委员会管理的优点有 ( )。 A.加强沟通 B.下级参与管理 C.职责明确 D.集恩广益 47.个人管理的优点是 ( )。 A.效率较高 B.责任明确 C.有利于协调 D.行动迅速 48.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标志有 ( )。 A.决策的重要性及影响面 B.决策的数目 C.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D.决策人员的素质 49.业务过程苒造的特点包括 ( )。 A.按照职能方式设计组织结构 B.思维模式的彻底改变 C.以过程为中心进行系统改造 D. 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接术 50.组织变革的领域主要包括 ( )。 A.技术 B.管理 C.人员 D.结构 5l.人员配备包括的内容有 ( )。 A.职位设计 B.育人 C.选人 D.评人 52.管理者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 )。 A.管理能力 B.业务知识 C.政治思想教育 D.决策和规划能力 53.人才生命周期分为 ( )。 A.成熟阶段 B.引入阶段 C.成长阶段 D.衰落阶段 54.四分图理论把领导行为归纳为 ( )。 A.积极 B.消极 C.体谅因素 D.体制因素 55.菲德勒的随机制宣的领导理论认为,影响领导行为 的因素有 ( )。 A.职位权力 B.上下级关系 C.任务结构 D.员工素质 56.职位的权力包括 ( )。 A.合法的权力 B.奖赏权力 C.强制的权力 D.专家的权力 57.沟通的障碍主要来自于 ( )。 A.信息收集 B.主观 C.客观 D.沟通方式 58.沟通中遵循的原则有 ( )。 A.完整性 B.明确性 C.战略上使用非正式组织 D.迅速 59.波特 —— 劳动模式中,能否取得工作成就由 ( )决定。 A.从事特定任务的能力 B.对任务的理解力 C.人际关系能力 D.努力 60.期望理论认为,决定激励力大小的 因素是 ( )。 A.效价 B.能力 C.期望值 D.任务难度 三、判断题 61.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管理 — 个组织;第二个责任是管理管理者;第三个责任是管理工作和员工,主要是激励组织成员发挥其创造的热情,求得组织的最佳效果。 ( ) 62.管理的 核心是管理管理者。 管理是管理者让他人与自己一道去实现既定的目 ( ) 63.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 ) 64.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 ) 65.管理的外部环境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不包括科学技术。 ( ) 66.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只受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 ( ) 67.企业职能按企业职能分类,主要有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 ( ) 68.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短,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 ) 69.目标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管理指明方向。 为使目标方 向明确,就要使目标尽量简化。 所以,简化目标应当作为制定目标的 — 条原则。 ( ) 70.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主观标准。 ( ) 71.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换言之,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定。 () 72.管理宽度的存在,使当组织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层次。 ( ) 73.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宽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较小的宽度意味着较多的层次,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 ( ) 74.管 理宽度的算术组数增加时,管理者和下属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将以几何级数增加。 ( ) 75.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 ) 76.委员会管理的优点有:集思广益;协调;防止职权过于集中;下级参与管理;加强沟通;代表集团利益;有利于管理者的成长。 ( ) 77.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构成了促使组织变革的两大方面的力量。 ( ) 78.组织变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们的抵制和反对,原因一般来自三个方面,即: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个人利益 的恐惧;不认为变革符合组织的最佳利益。 ( ) 79.人员配备,通常称为人力资源管理 (HRM),是对组织中部分人员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