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理图像的绘制内容摘要:
地等高线示意图 ,乙为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根据 AB 线绘出的剖面图。 学习小组的同学还查阅了图示区域的相关资料 (见表 )。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 9 7 8 年 5 5 . 0 % 1 9 . 8 % 4 . 9 % 1 5 . 4 % 4 . 9 % 2 0 0 8 年 4 0 . 2 % 4 4 . 1 % 6 . 2 % 1 . 3 % 8 . 2 % 【命题角度】 ( 1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 2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创新预测】 ( 1 )乙图示意的地质构造为。 其走向为。 ( 2 )一般而言 , C 、 D 两地土层较厚的是 地。 简要说明你的判断 依据。 ( 3 ) C 、 E 两地相比 ,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该地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 ( 4 )根据图表信息 ,简析该区域 30 年间生态环境明显得以改善的原因 ,并指出生态环境改善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 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应用 ,影响降水量大小的因素、区域定位及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第 ( 1 )题 ,岩层断裂、错动为断层构造 ,其走向与 AB 线垂直 ,因 AB 为西北 — 东南走向 ,故该断层为东北 —西南走向。 第 ( 2 )题 ,土层厚度与沉积作用有关 ,地势低 ,坡度缓 ,沉积物多 ,有利于沉积较厚的土层。 第 ( 3 )题 ,从影响降水的因素 ,如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 第 ( 4 )题 ,生态环境改善的原因可分析表中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得出结论 ,植被覆盖率增加可减小河流含沙量 ,稳定径流。 答案 :( 1 )断层 东北 — 西南 ( 2 ) D D 地海拔较低 ,坡度较缓 ,沉积物多。 ( 3 ) E 虽同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但 E 地地处迎风地带 ,且距海近。 ( 4 )原因 :① 林地、草地面积增加。 ② 水土流失减轻。 影响 :①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② 河流含沙量减小。 (时间 40 分钟 满分 : 100 分 )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剖面图的绘制 1 、 2 、 3 、 4 、 5 、 6 、 7 、 16 、 17 其他地理图像的绘制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 ( 2 0 1 1 年临沂一模 )下面甲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 图 ,乙为沿甲图中某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 ,回答 1 ~ 2 题 : 1 . 乙图所示地形剖面是沿甲图中的哪条线段所作 ( ) A . a b B . c d C . e f D . g h 2 . 为了加强图示区域各聚落之间的联系 ,最需要完善的交通方式是 (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解析 : 1 . C 2 . B 本题组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 1 题 ,从两端点的海拔、最高点、最低点及沿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分析。 第2 题 ,山区适宜发展公路运输 ,山区修公路 造价低 ,成本低。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少 ,河流径流量较小 ,且该区为丘陵 ,落差大 ,水流急 ,不适合发展航运 ,故C 项错误。 ( 2 0 1 1 年江西重点中学联考 ) 读图 ,沿甲图 E — F 、 A — B 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回答 3 ~ 4 题 : 3 . ① 地比 ② 地 ( ) A. 气压高 ,风速大 B. 气压高 ,风速小 C. 气压低 ,风速大 D. 气压低 ,风速小 4 . ③ 地此时的风向为 ( ) A. 偏西风 B. 偏东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解析 : 3 . B 4 . A 本题组通过气压剖面图考查天气系统及其特点。 由丙图可知 , A 点气压高于 B 点 ,结合 乙、丙两图可知 ,沿 AB 线为高压脊 ,且沿 OB 气压差较沿 OA 线大 ,故 ① 地风速比 ② 地小 ,③ 点气压西高东低 ,可以确定的是此地风向为偏西风。 ( 2 0 1 1 年大连质检 ) 读 “ 我国北纬 41 度某山地南北坡年降水量图 ” ,回答 5 ~ 6 题 : 5 . 该地最可能属于 ( ) A. 燕山山脉 B. 秦岭山脉 C. 南岭山脉 D. 天山山脉 6 . 降水垂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 ) A. 南坡海拔 1 6 0 0 米附近 B. 南坡海拔 1 6 0 0 米以上 C. 南坡海拔 1 0 0 0 米以上 D. 北坡海拔 1 0 0 0 米以上 解析 : 5 . D 6 . C 本题组考查地理要素分布剖面图 的判读。 第 5 题 ,根据纬度可排除 B 、 C 项 ,根据海拔可排除 A 项 ,燕山海拔。高二地理地理图像的绘制
相关推荐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 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 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具有分选性 沉积作用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非分选性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冲积平原地形 风积作用形成的 沙丘地形。 (五)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物经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作用叫做 固结成岩
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使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部门。 二 .新加坡工业的发展 工业部门的选择。 ,促进新加坡主要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因素还有哪些。 东南亚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新加坡的工业发
而非循环 , D选项错误。 答案 : (1)C (2)A 聚焦点 二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 其成因 、表现如下图所示: 地方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 、 地形起伏 、 水分差异 、 洋流四个因素 , 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分布实例 海陆分布 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几个值。 ,确定点的位置,需要知道几个值。 置,必须知道几个值。 至少需要几颗卫星。 2个 3个 3个 3个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GPS系统采用“时间同步、单程测距”的原理来实现定位。 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同时向已知其位置的 3个导航卫星分别进行距离测量,然后再以该卫星为球心,以所测得的距离为半径,在空间画出 3个球面,则该 3个球面的相交点,就是用户的所在位置了。 名词链接:
题 (什么原理、规律 )。 ② 相关知识的再现 (原理和规律的主要内容 )。 ③ 相关原理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2 . 因果关联与事物变化过程图 :如荒漠化成因图、水土流失成因图、生产流程图等 ,判读思路与内容包括 :① 识别所表示的是 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② 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③ 弄清事物形成或变化过程 ,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