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表变化规律内容摘要:
蚀作用 风力 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 ,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例 :雅丹地貌 ) 流水侵蚀 侵 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 ,形成“ V ”形谷 ,使坡面破碎 ,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 (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 溶 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一般地表崎岖 ,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 (石灰岩 )分布地区 (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 U ”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 )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 :挪威峡湾 ) 续表 外力 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堆积作用 冰川 堆积 杂乱堆积 ,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 堆积 形成冲积扇 (出山口 )、三角洲(河口 )、冲积平原 (中下游 )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堆积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 风力 堆积 形成沙丘 (静止沙丘、移动沙丘 )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 续表 2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 ,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 ,以侵蚀为主 ,中游搬运 ,下游堆积。 因此 ,上游为高山峡谷 ,中游河道变宽 ,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受此影响 ,聚落分布也不同。 (如图所示 ) 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 ,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影响下 ,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 ,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 ,由凹岸流向凸岸 ,形成弯道环流 ,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 ,凹岸发生侵蚀 ,凸岸发生堆积 (如下图所示 )。 【例 3 】 (2 0 1 1 年上海 )下图表明 ,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 读图 ,回答 (1 )~ (2 )题 : (1 )根据该关系图 ,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 ) A .1 0 0 c m /s B .2 0 0 c m /s C .3 0 0 c m /s D .4 0 0 c m /s (2 )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 ,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 ,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 ,随着流速逐渐降低 ,先后沉积的 是 ( ) A. 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 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 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 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思路点拨 :本题组主要考查流水的搬运能力的有关问题 ,以及分析地理坐标图的能力。 第 (1 )题 ,由图可知 ,鹅卵石颗粒直径的大小为 6 .4 ~ 2 5 .6 c m ,与之对应的河流流速为 2 0 0 c m /s 左右。 第 (2 )题 ,从图上可以看出河流搬运物的沉积与河流流速的快慢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颗粒大的、较重的先沉积 ,颗粒小的、较轻的后沉积。 故选 D 项。 规范答案 :(1 )B (2 )D 【背景材料】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地理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 ,从珠峰之巅到东海之滨 ,从炎热的南海到酷寒的北疆 ,不仅遍布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 ,而且分布着为数众多的“自然极限”。 这些“自然极限”记录着地质沧桑的若干细节 ,展现着自然伟力的造化杰作。 材料二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 BC 剖面线的地质剖 面图。 【命题角度】 (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创新预测】 (1 )字母 A 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 米以上。 (2 )沿剖面线 BC 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 是 :。 (3 )在河流③和④两处中 : 河流横断面呈“ V ”形的是 处 ,其成因是。 河流横断面呈“ U ”形的是 处 ,其成因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及地质剖面图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解答时应把握以下关键点 :( 1 )注意分析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 ,并结合水系分布 ,分析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 ( 2 )把握沿 BC 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中的地表起伏变化。 ( 3 )把握地质剖面图中显示岩层的弯曲变化及分布状态 ,图中显示①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 ,是背斜构造 ,②处地下岩层则存在一个断层构造。 答案 :(1。高二地理地表变化规律
相关推荐
脱公路工程将于 2020年完成工程施工。 届时,中国唯 一不通公路的县 ——墨脱县将实现公 路通达。 读下图 (米 ),回答 13~ 14题。 13.下列关于在墨脱修建公路的区位 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夏季是墨脱公路工程施工的最佳季 节 B.资金不足是该地交通建设的最大 障碍 C.该地修建的公路为县级公路,等 级较低,对技术条件要求不高 D.该地地质条件复杂,有河谷堆积地貌
中 处是高级住宅区。 (3)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石油化工城应建在 处,理由是。 (4)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城市发展的意义。 知识网络体系 考纲考点解读 重点难点突破 三年高考经典 【 思路解析 】 第 (1)题,抓住设问中的“早期”二字,围绕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正确作答。 第 (2)题, P地位于城市河流的上游,靠近旅游观光带
年 )。 读图 , 回答 (1)~ (2)题。 (1)据图判断 , 影响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 技术 B. 市场 C. 政策 D. 交通 (2)与东部经济地带相比 , 西部经济地带具备相对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 ( ) A. 硬件制造 B. 品牌策划 C. 市场营销 D. 软件开发 【 解析 】 第 (1)题 , 从两图可判读出东部经济地带投资 、
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下降约 ℃。 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带分异 (如下图所示 ),但并不完全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地,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 “少 → 多 → 少 ”变化。 因此,在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