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内容摘要: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 老龄人口增多 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 人口密度变小 A 变式训练 1: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 , 人口增长在 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 , 回答 (1)~ (2)题。 (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 , 该城市 ( ) A. 商业用地减少 B. 居住用地扩大 C. 交通用地减少 D. 工业用地扩大 B 解析: 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 ,伴随产业布局移动 , 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 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 , 居住用地也要扩大 , 交通用地增加 , 而工业用地扩大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的。 聚焦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评价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特别强调的有两点, 一是对气候的影响 ,城市化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 二是对水文的影响, 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形成 “ 城市洪水 ” 现象。 聚焦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评价 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分散农业人口转变为密集非农业人口;信息、交通欠发达到发达;居民受教育程度增加。 (2)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失业人口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等 例题: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 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据图可以推断,从 1982年到 2020年该城区 ( )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C A。高二地理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相关推荐
技巧点拨 (1)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 (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地质构造和地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岩层的弯曲变形状况,而后者指地表的基本面貌形态。 高频考点突破 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考点精讲 1.板块运动 (交界处 )与地表形态 技巧点拨
发展,因此采用稳健型财务策略是符合公司和各方利益诉求的选择。 公司在巩固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内形成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労的同时,通过投资固定资产的方式,推迚 “ 客货幵丼,水陆幵迚,多种绊营,持续发展 ” 的绊营方针。 做到丌仁考虑债权人、股东等相关 方的利益诉求,也兼顼企业员工、旅客以及企业社会责仸等多方因素,以此一步步的力求使企业财富价值最大化,也使得各利益相关者的敁益最大化。
重复率的统计图形,所用的资料可以是一个月内的或一年内的,但通常采用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资料,其类型一般有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 8个或 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的闭合折线图形。 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频率为 0,离中心处越远频率越高。 判读步骤 (如图 1): ①
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减小 , 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 ①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解析: (1)全球气候变暖 , 气温升高 , 蒸气旺盛 ,
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 , 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 1: (2020潮州市二模 )读下列有关菲律宾的图文资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菲律宾月平均气温 24℃ ~ 28℃ , 年降水量 2020毫米~ 3500毫米 , 夏秋季多雨 、 多台风。 森林茂密 ,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40%以上。 主要矿产有铁 、铬 、 锰 、 金和铜等。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