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等值线的基本知识内容摘要:
B.山谷、山脊、盆地、鞍部 C.山脊、山谷、鞍部、盆地 D.山谷、山脊、鞍部、盆地 c (二)、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成正比)、比例尺的大小(成正比)、等高距的大小(成正比)有关系。 坡度的正切 =垂直相对高度 /水平实地距离 —— 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 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 例 4: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B假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相等的情况下: 比例尺大的坡陡;比例尺小的坡缓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5千米 0 2千米 0 5千米 1: 100000 1: 500000 A B C D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等高线地形图中通视问题 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 读下图,判断在 E、 F、 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 H处车辆的是 处。 四、关于等高线的计算 例题: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P点的海拔范围是: Q点的海拔范围是: P点对 Q点相对高度 H的取值范围是: 90 80 70 P Q 90HP100 70HQ80 10H30 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 ≥500 米,< 600米 > 200米, ≤ 300米 相对高度 :≥200 米,< 400米 例 3: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回答:①图中盛行风向为 __________风; ② Q对 P点的最大相对高度 H可以达到多少。 ③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________地区。 西北 59H60 西北 提示 820 830 840 P N Q 30m 0 风向 五、等高线地图的应用。高二地理等值线的基本知识
相关推荐
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 2. 分异规律 3. 垂直自然带 (高山植物区 )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 (基带 )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 14 . 优势 ................................................................................................................................ 14 . 劣势 .............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高于还是低于草原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为什么。 生物与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 A.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 B.绿色植物可以直接把太阳能转变为热能 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环境对植物生长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C 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
泥石流灾害。 聚焦点二: 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 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
理评审讨论的重点议题及内审报告和纠正措施表。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提交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在管理评审两周前下达至各部门及其负责人,以便做好管理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上明示的要求,参照本程序第 条提供管理评审所需准备的资料。 管理评审的实施 由公司总经理亲自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质量负责人汇报前一阶段检测工作情况及质量体系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