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内容摘要:

( 8分) ( 1) 野语有之曰: “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 我之谓也。 ( 4分) ( 2)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4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23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8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①以知其然也。 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 ( ) 3分 A、 委 . 而去之 委:放弃 B、 域 . 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C、是以善 为 . 国者 为:以之为,作为 D、危乡轻家则敢 陵 . 上犯禁 陵:违抗 ( ) 3分 A、池 . . 非不深也/有良田美 池 . 桑竹之属 B、得 道 . 者多助/伐无 道 . ,诛暴秦 C、然后治 之 . /无丝竹 之 .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民富 则 . 安乡重家/臣欲奉诏奔驰, 则 . 刘病日笃。 ( 3分) 两段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 , 【甲】文从 的角度来论述, 【乙】文则从 的角度来论述。 ( 2) 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回答 1920 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 “ 子巧乎。 有 道 邪。 ” 曰: “ 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 孔子顾谓弟子曰: “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 19.下列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我有道也五六月 //累丸二而不坠 //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 //则失者十一 //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B.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 //累五而不坠 //犹掇之也。 C.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 //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 //则失者十一 //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D.我有道也 //五六月 //累丸二而不坠 //则失者锱铢 //累三而不坠 //则失者十一 //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 ) 3分 A.有 道 . 邪。 道:道路 B.犹 掇 . 之也 掇:拾取 C.失者 锱铢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