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xx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内容摘要:

精作用过程中,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等位基因、显性性状、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和显性性状的概念;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识记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下列关于 科学家及其成就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吸收 CO2,释放氧气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恩格尔曼用同位素示踪法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考点】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光合作用的发现史. 【分析】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 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 倍.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 “一切细胞来自细胞 ”,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解答】 解: A、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不能明确更新的是何种成分, A错误; B、人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只有细胞膜,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细胞表面积的 2倍,这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B 正确; C、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C 错误; D、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的特性发现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及发展,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明确细胞学说、光合作用的探究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考点】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解答】 解: A、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A错误;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 B 错误; C、激素中大分 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激素中小分子物质,如性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错误; D、钾离子以主动运输形式进入细胞,该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的协助,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示图 1~ 3表示 3 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磷脂双分子层 ,图 1~ 3 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的不同 . ( 2)图 2 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如果将该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 能 (填 “能 ”或 “不能 ”)进行,原因是 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乳酸运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可以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 ATP . ( 3)图 1 表示的生理过程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为生命活动供能 .图 3 表示的生理过程 光合作用光反应 . 【考点】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 图 1 表示 H+与 O2反应生成 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图 2 表示图 2 是物质跨膜运输,由题图可知,葡萄糖的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是协助扩散,乳酸的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是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图 3 表示 H2O 分解成 H+与 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 薄膜. 【解答】 解:( 1)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 2)图 2所示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两种运输方式葡萄糖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乳酸为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两者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在无氧环境中两种运输方式都不受影响. ( 3)图 1 表示 H+与 O2反应生成 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供能.图 3 表示 H2O 分解成 H+与O2, 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同时产生的 ATP 用于暗反应中 C3的还原. 故答案为: ( 1)磷脂双分子层 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的不同 ( 2)能 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乳酸运出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可以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 ATP ( 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光合作用光反应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光 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8.科研人员以生活污水中的洗衣粉、洗洁精及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镉为诱变剂,研究其对玉米种子萌发、根尖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诱变剂 洗衣粉溶液( g/L) 洗洁精溶液( g/L) 镉溶液( mg/L) 清水 5 25 100 发芽率( %) 96 84 68 94 88 76 100 80 56 92 分裂指数( %) 8 7 5 8 7 6 10 7 4 8 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