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个地点,且在这 6 人中甲、乙不去西江苗寨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 ) A. 300 种 B. 240 种 C. 144 种 D. 96 种 【考点】 计数原理的应用 . 【分析】 根据题意,使用间接法,首先计算从 6人中选 4人分别到四个城市游览的情况数目,再分析计算其包含的甲、乙两人去西江苗寨游览的情况数目,进而由事件间的关系,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由排列公式可得,首先从 6 人中选 4 人分别到四个地方游览,有A64=360 种不同的情况, 其中包含甲到西江苗寨游览的有 A53=60 种,乙到西江苗寨游览的有 A53=60 种, 故这 6 人中甲、乙两人不去西江苗寨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 360﹣ 60﹣ 60=240 种; 故选 B. 9.甲、乙两个小组各 10 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 试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现从这 2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将 “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 ”记为事件 A; “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 85 分 ”记为事件 B.则 P( A|B) =( ) A. B. C. D. 【考点】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分析】 由茎叶图,确定 P( A) = , P( B) = , P( AB) = ,再利用条件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 解:从这 2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基本事件总数为 20 个. ∵ 将 “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 ”记为事件 A, ∴ 事件 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10 个,故 P( A) = ; ∵ “抽出 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 85 分 ”记为事件 B, ∴ 事件 B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9 个, P( B) = , 又事件 AB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5 个,故 P( AB) = , 故 P( A|B) = = , 故选: D. 10.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x)满足: f′( x) > 1﹣ f( x), f( 0) =3, f′( x)是 f( x)的导函数,则不等式 exf( x) > ex+2(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解集为( ) A. {x|x> 0} B. {x|x< 0} C. {x|x< ﹣ 1 或 x> 1} D. {x|x< ﹣ 1 或 0< x< 1}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 分析】 构造函数 g( x) =exf( x)﹣ ex,( x∈ R),研究 g( x)的单调性,结合原函数的性质和函数值,即可求解. 【解答】 解:设 g( x) =exf( x)﹣ ex,( x∈ R), 则 g′( x) =exf( x) +exf′( x)﹣ ex=ex[f( x) +f′( x)﹣ 1], ∵ f′( x) > 1﹣ f( x), ∴ f( x) +f′( x)﹣ 1> 0, ∴ g′( x) > 0, ∴ y=g( 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 exf( x) > ex+2, ∴ g( x) > 2, 又 ∵ g( 0) =e0f( 0)﹣ e0=3﹣ 1=2, ∴ g( x) > g( 0), ∴ x> 0, ∴ 不等式的解集为( 0, +∞) 故选: A. 11.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称为平行六面体.已知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如图 1),有 AC2+BD2=2( AB2+AD2),则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中(如图 2),AC12+BD12+CA12+DB12等于( ) A. 2( AB2+AD2+AA12) B. 3( AB2+AD2+AA12) C. 4( AB2+AD2+AA12) D. 4( AB2+AD2) 【考点】 棱柱的结构特征. 【分析】 根据平行六面体的性质,可以得到它的各个面以及它的对角面均为平行四边形,多次使用已知条件中的定理,再将所得等式相加,可以计算出正确结论. 【解答】 解:如图,平行六面体的各个面以及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因此,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C2+BD2=2( AB2+AD2) …①; 在平行四边形 ACC1A1中, A1C2+AC12=2( AC2+AA12) …②; 在平行四边形 BDD1B1中, B1D2+BD12=2( BD2+BB12) …③; ②、 ③相加,得 A1C2+AC12+B1D2+BD12=2( AC2+AA12) +2( BD2+BB12) …④ 将 ①代入 ④,再结合 AA1=BB1得, AC12+B1D2+A1C2+BD12=4( AB2+AD2+AA12) 故选 C. 12.已知定义在 R 上的连续函数 g( x)满足: ①当 x> 0 时, g′( x) > 0 恒成立( g′( x)为函数 g( x)的导函数); ②对任意的 x∈ R 都有 g( x) =g(﹣ x),又函数 f( x)满足:对任意的 x∈ R,都有 成立.当 时, f( x) =x3﹣3x.若关于 x的不等式 g[f( x) ]≤ g( a2﹣ a+2)对 ∀ x∈ [﹣ , ]恒成立,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A. a∈ R B. 0≤ a≤ 1 C. D. a≤ 0 或 a≥ 1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 由于函数 g( x)满足: ①当 x> 0 时, g39。 ( x) > 0 恒成立( g′( x)为函数 g( x)的导函数); ②对任意 x∈ R 都有 g( x) =g(﹣ x),这说明函数 g( x)为 R 上的偶函数且在 [0,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且有 g|( x|) =g( x),所以 g[f( x) ]≤ g( a2﹣ a+2) ⇔|f ( x) |≤ |a2﹣ a+2|对 x∈ [﹣ ﹣ 2 , +2 ]恒成立,只要使得 |f( x) |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小于等于 |a2﹣ a+2|的最小值,然后解出即可. 【解答】 解:因为函数 g( x)满足:当 x> 0 时, g′( x) > 0 恒成立且对任意 x∈ R 都有 g( x) =g(﹣ x), 则函数 g( x)为 R 上的偶函数且在 [0,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且有 g( |x|) =g( x), 所以 g[f( x) ]≤ g( a2﹣ a+2)在 R上恒成立 ⇔|f( x) |≤ |a2﹣ a+2|对 x∈ [﹣ ﹣ 2 , +2 ]恒成立, 只要使得定义域内 |f( x) |max≤ |a2﹣ a+2|min,由于当 x∈ [﹣ , ]时, f( x) =x3﹣ 3x, 求导得: f′( x) =3x2﹣ 3=3( x+1)(。河南省鹤壁市20xx-20xx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考点】 分液和萃取;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进行的; B.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多; C.乙醇与水可互溶,不分层; D.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或配置溶液. 【解答】 解: A.右手顶住瓶塞,将漏斗倒置过来.以左手控制活栓,将活栓打开先放气一次,故 A错误; B.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多,用冷却结晶
a=cb,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①剖面处是背斜构造 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 d气压略高于 a ④深夜 c地常吹山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20.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 b地位于 ①北半球大陆上 ②北半球海洋上 ③南半球大陆上 ④南半球海洋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 2020年第 15号台风“布拉万”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以每小时
剪除。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么固执啊。 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 B)
率不变 ,三个完全相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分别处在真空、匀强磁场和匀 强电场中,轨道两端在同一高度上。 三个相同的带正电小球同时从轨道左端 最高点由 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 P、 M、 N分别为轨道的最低点,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的速度关系 VP=VMVN B.小球第一次到达轨道最低点时 对轨道的压力关系 FM > FP> FN
y= 2x2,直线 l: y= kx+ 2交 C于 A, B 两点, M 是线段 AB的中点,过 M作 x轴的垂线交 C于点 N. (Ⅰ) 证明:抛物线 C在点 N处的切线与 AB平行; (Ⅱ )是否存在实数 k,使以 AB为直径的圆 M经过点 N。 若存在,求 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f( x) = ax- 1+ lnx,其中 a为常数. (
中氢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22% C. % D. % ,取足量的 H NaOH溶液和溴水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必要时可以加热 ),完全反应后消耗的 H NaOH和 Br2三种物质的 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3∶ 4∶ 1 B. 5∶ 4∶ 1 C. 3∶ 5∶ 1 D. 3∶ 5∶ 0 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 A. 36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