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法》规定,在安妮女王去世后,王位将转人詹姆士一世的外孙女—— 信仰新教的索菲亚手中; 1875 年法国宪法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上述法律其旨在 20. “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 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C.保持两党制原则 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杰弗逊 ( 美国著名政治家、第三任美国总统 ) 曾说 : “ 我们宁愿要没有政府有报纸的美国 , 也不要有政 府却没有报纸的美国。 ” 杰弗逊强调的是 : “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 , 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 ” 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 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 , 从而遭到教会敌视 B. 进化论为 1 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 对外 侵略提供了理由 D. 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23.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 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 1870 年到 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 2%降低到 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 59%降到 33%。 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工业经济的需要 B. 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C. 人权意识的增长 D. 科学事业的进步 25. 18 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 这种思想 A.促成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旨在消除教会 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26.公元前 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 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 529—— 595年)在其《颜氏家训 治家》中记述: “ 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 争讼曲直,造请逢迎。 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 代子求官,为夫诉讼。 ”这段记述能够反应当时在邺下地区 A. 妇女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 B.儒家纲常名教 受到冲击 C.商品经济的繁荣致风气开放 D.因战乱动荡导致妇女地位上升 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 ”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