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项目指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另外,我国目前劳动力市 场供大于求,很多农民工为了能够获得比原有生活更好的条件和收入,只得接受企业的苛刻条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以后不敢通过正常途径解决。 结合近几年的情况分析,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主要有: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降低农民工待遇等;不为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险,不缴纳保险费;恶意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低于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农民工工资;任意延长工作时间,不支付加班工资;违反规定向农民工收取或变相收取保证金,扣押农民工身份证;侵害农民工中妇女的合法权益;违反法律规定雇用未成年人工作;为农民工提供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生活条 件不符合要求;缺乏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农民工出了工伤事故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赔偿等。 我们通过研究,提出农民工 劳动 权益保护的措施。 接纳学生要求: 社科系法学专业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12 月 项目编号: 051006 项目名称: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立项教师: 孙自俭 联系电话: 3981421 项目简介: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农村工作的中心。 当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形势依然严峻,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困难已成为严峻的经济 和社会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势必影响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研究内容 :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现状 ; 第二部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 ; 第三部分,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 价值: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农村、了解社会,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能力,为他们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结果:研究报告。 接纳学生要求: 全校学生,人数 6人, 2学分。 完成时间: 20xx年 6月 20xx年 5月 项目编号: 051007 项目名称: 剩余劳动力转移视阈下的农民素质提升 立项教师: 袁方 联系电话: 3987756 项目简介: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业岗位中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无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还是向城镇的流动,都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提升。 而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胜任当前的就业机会,出现了劳动力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双重不足的局面。 因此,建立在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上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对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农民素质的现状、农民素质提升的障碍因素分析、提升农民素质的思路对策。 提升农民素质,不仅有利于增强农民增收、就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农民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且能够提高农民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能力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接纳学生要求: 文科类各专业二年级学生;其他学科各专业三年级学生。 共需 3— 5 名学生;2 学分。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5 月 项目 编号: 051008 项目名称: 地方高校新办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和对策 立项教师: 薛艺君 联系电话: 03913983291 项目简介: 背景:随着高校招生的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也是在逐年攀升,2006 年应届毕业生有 413 万。 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尤其是大量的高校新办专业毕业生都将面临毕业,就业更是不容乐观。 不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对于这些地方院校的新办专业毕业生出路在哪里。 本文结合所 带新办专业毕业班的实际情况,结合对相关院校的调研,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对策。 目的及价值:通过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的分析,结合地方院校的特点进行分析,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外部就业环境;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和研究,围绕新时期,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改革的节奏,落实以人为本的宗旨,为我国地方高校新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出对策和建议,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结果:有针对性的结合新办专业的学生来做该课题,为他们提供思路,树立信心。 接纳学生要求 : 文法学院 03 级公共 事业管理专业、法学、 4 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且有初步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素养,有一定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5 月 项目编号: 051009 项目名称: 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立项教师: 王维天 联系电话: 03913983179 项目简介: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中之重,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十一五”规划必须坚持的原则,“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的建设是中小城市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 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居住环境建设的生态、集约和健康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必须把生态设计的思想融入城市发展建设中,利用现代生态学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建设环保型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研究 5 表明 21 世纪的居住环境强调其所有的功能要在满足当前需求与未来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长期以来由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调生态资产萎缩,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不足,造成对城市环境的破坏。 因此努力改善城市生态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的必由之路。 为此城市建设应对资源再生降低能耗及减少污染方面给予更多地关注。 此项研究将对中小城市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从土地利用,居住区管理体系,室外休闲环境,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调研,寻找中小城市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绿色生态发展思想,提出适合中小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并着重针对城市人群居住环境建设进行合理化和指导性意见,分析 适合中小城市发展现状的环境设计实例。 最后针对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设计提出探索性建议。 接纳学生要求 : 艺术设计、建筑学专业 36 名学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有一定的资料搜集整理能力。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5 月 项目编号: 051010 项目名称: 关于居住区 景观的 设计对策研究 立项教师: 刘龙 联系电话 : 13343919290 项目简介 :研究目的: :即民族身份危机和人地关系的危机。 从发现寻常景观、尊重平常与平民、回 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与地方性、以获得当代中国人的民族身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 计内容及思想:包括 现状条件分析 、 道路布局及其导则 、 空间组织和景观设计 、 道路交通规划 、 绿地系统规划 、 主要种植类型设计 、 区域夜景灯光效果布局规划 和 主要节点设计与重点景观断面控制。 价值与结果:来为中国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做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因地制宜、自由组合,构成同一风格下的不同功能的区段,避免景观规划中的平铺表达方式,增强实施的可操作性。 采用设计导则的管理方式,有机地组织规划实施。 通过模块 的不同组合增加道路景观的节奏和实际意义。 接纳学生要求 : 03 级艺术设计 46 名学生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5 月 项目编号: 051011 项目名称: 传统装饰艺术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立项教师: 徐海涛 联系电话 : 13083848751 项目简介 :研究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传统装饰艺术源于传统的文化价值,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沉淀和积聚的重要部分。 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与民俗性,如陶艺,漆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装饰艺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在这些作品里涵透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中国人而言,这种意蕴是特定的,受众 对这些形象的熟悉与接受,不是任何一样东西可代替的,而其中传达的信息与内容可让受众马上心领神会,达到设计的最终目的。 研究内容: ,研究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如何把握中国人的审美心理; ; 6 传统装饰艺术的多样性所造就的不同的视觉语言; 与民俗性;。 价值与结果:对于装饰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在学习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需要把传统的装饰艺术精华融入其 中,在设计中追求东西方文化的统一,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不盲目追求西化,能够在现代设计中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粹,又令到设计作品更具说服力和“精气”所在,融会贯通才是我们长远的目标。 而这种“精气”不仅体现在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更体现在传统装饰艺术的人文价值远超过我们设计作品的本身。 接纳学生要求 : 03 级艺术设计 46 名学生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5 月 项目编号: 051012 项目名称: 现代大学师生关系重构研究 立项教师: 李瑞芳 联系电话 : 03913983297 项目简介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史实来论述中外尤其是中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状况,并说明其优势和不足;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师生间的沟通水平、情感距离、彼此地位等对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及现代人才培养的影响等方面,对古今中外师生关系进行比较,并对当今师生关系的现状作出定位;第三部分,探讨现代师生关系的重构模式。 我认为,为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需注意以下几点: ,充分认识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 ,摆正师生之间的关系 ; 教师要 紧跟时代,不断提高自己 的业务 水平,讲究教育的技巧 ; 、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第四部分,探讨现代师生关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研究目的、价值和结果:本课题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与现代师生关系的变化研究,反思和审视影响现代师生关系的种种原因,探讨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有助于促进高校的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 接纳学生要求 : 院系不限,本科三年级,文科, 4 人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12 月 项目编号: 051013 项目名称: 焦作方言调查 立项教师: 冯舒冉 联系电话 : 3983429 项目简介 : 研究目的:本课题组通过指导学生对焦作方言的详尽调查,训练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为其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研究内容:首先,对各个县市的代表方言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进行调查,总结出他们的声韵调系统,找出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其次,焦作方言的形成过程与历史上的移民过程密切相关,焦作方言由于历史上的移民因素而形成隶属晋语的格局。 通过研究焦作方言的现状及流变,考察焦作的社会结构变化、人口流动和民族变迁。 研究价值:研究焦作方言并找出其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有助于焦 作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这对优秀旅游城市焦作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方言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研究焦作方言的现状及历史可以窥见其文化之一斑,为大力发展焦 7 作文化产业、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理论支持。 成果形式:论文 接纳学生要求 : 人文政法学院中文专业二、三年级 6 位学生。 (要求:会讲焦作话)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5 月 项目编号: 051014 项目名称: 韩愈的教育思想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立项教师: 梁平 联系电话: 3983183 项目简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 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非常重视兴办教育事业,并且曾经亲身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韩愈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和学习方法:一、传统的尊师重道的思想:不仅对教师的职责进行完整论述,还就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二、在学习方面的经验总结:学习不仅要扩大视野,多方面涉猎,也要有所精进;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优秀遗产,也要有所创新;三、在教学经验上的探讨和创新:突破了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师生间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这些教与学的探讨和经验总结对于今天的教学和学习仍有很多的启迪,在韩愈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的 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习经验都与现代教育目标相契合,因此我们研究其教育思想的目的就在于要找出这些契合之处,使之为现代素质教育服务。 通过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继承古代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汲取在学习方面的经验, 同时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能够有更深入的认识。 接纳学生要求 : 人文政法学院中文专业 完成时间: 20xx 年 6 月 20xx 年 12 月 项目编号: 051015 项目名称: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影响研究 立项教师: 王 威 联系电话: 13069463722 项目简介: 研究目的:通过传统 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影响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构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