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校联盟20xx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内容摘要:
理措施 、。 (写出两条) ( 2 ) 中 和 器 中 发 生 的 主 要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是。 ( 3)下图为吸收塔中 Na2CO3溶液与 SO2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 ① 则初期反应(图中 A点以前)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通过电解法可分离图中 B点 NaHSO3与 Na2SO3混合物,实现 Na2SO3的循环利用,示意图如下: 简 述 分 离 NaHSO3 与 Na2SO3 混 合 物 的 原理。 ( 4)下图是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温度在 33℃ 前后对应不同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b 点时 Na2SO37H2O 和无水 Na2SO3共存 C.制备无水 Na2SO3,应该在 95~100℃ 加热浓缩,冷却至室温结晶 ( 5)如果用含等物质的量溶质的下列各溶液分别吸收 SO2,则理论吸收量最多的是 A. Na2SO3 B. Na2S C. Ba(NO3)2 D.酸性 KMnO4 28.( 15 分) FeCl2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 有关数据如下: C6H5Cl(氯苯 ) C6H4Cl2 FeCl3 FeCl2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 不溶于 C6H5Cl、 C6H4Cl苯 , 易吸水。 熔点 /℃ 45 53 —— —— 沸点 /℃ 132 173 —— —— 查阅资料知:氯化铁遇水剧烈水解。 实验室可以用如下方法来制备无水 FeCl2。 按下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放入 ag无水氯化铁和过量的氯苯,控制反应温度在 128~ 139℃加热 3h , 冷 却 , 分 离 提 纯 得 到 粗 产 品。 反 应 的 化学 方 程 式 为 :2FeCl3+C6H5Cl→2FeCl2+C6H4Cl2+HCl 请 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 B 的名称 ,盛装的试剂是。 ( 2)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 ( 3)反应后通入 N2的目的是。 ( 4)上图虚线框内应选择的安全瓶 (盛有蒸馏水 )是。 ( 5)用 x mol/L NaOH 溶液滴定安全瓶中盐酸,消耗 y mLNaOH 溶液,则氯化铁转化率 为 (列出计算式 )。 ( 6)冷却实验装置,将三颈烧瓶内物质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将得到粗产品,则回收。河北省名校联盟20xx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
相关推荐
m/s( g 取 10m/s2)。 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而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斜面小槽轨道必须光滑 B. 斜面小槽轨道末端(图示中小球所在位置)必须水平 C.每次都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都应从同一高度释放 1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 小车及车中砝码x/cm
某站台的 60名候车乘客中随机抽取 15人,将他们的候车时间作为样本分成 5组,如下表所示 (单位:分钟 ).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候车时间 [0, 5) [5, 10) [10, 15) [15, 20) 人数 2 6 4 2 l (I)估计这 60名乘客中候车时间少于 10分钟的人数 (II)若从上表第三、四组的 6人中任选 2人作进一步的调查. ① 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②
设 ,xy满足约束条件0, , 2 3 0,yyxxy 则目标函数2z x y的最大值是 1 若等比数列 n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 51291110 2eaaaa ,则1 2 20ln ln lna a a 。 1 设 为锐角,若 4cos65 ,则 )122sin( a 的值为 . 1已知函数213( ) , 2
产业,跑回宁波小港,投入了抗日救国运动。 李善祥出钱又出力,要求孩子们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出资建了一家小型医院。 日本投降后,陈毅将军派专人护送李善祥, 1946 年通过山东解放区渡海回到了东北阔别 9年的锦州南山生生果园,又开始从事他的果艺事业。 他一方面精心培育锦州的苹果,一方面与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收集敌人情报,为 1948年 10月锦州的解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自《锦州名人》
alth professionals. In West Virginia, 43% of the nearly 6,000 children examined for heart disease risk were considered overweighted。 more than 25% were too fat. ―We are in a crisis of childhood
ry problems for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solve together. Even children who used the app with their parents as little as once a week saw gains in math achievement by the end of the school year.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