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中国地理概况内容摘要:
水、汾河、渭河 西江、北江、东江 地位 中国第一大河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 中国第二大河 长度全国第三,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长江 黄河 珠江 流经省区 青、藏、云、川、渝、鄂、湘、赣、皖、苏、沪 11个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9个省区 云、贵、桂、湘、赣、粤6个省区 主要城市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西宁、兰州、银川、洛阳、郑州、开封、济南 南宁、广州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云贵高原、南岭山地、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 上中下游划分点 湖北宜昌和江西湖口 内蒙古河口和河南旧孟津 广西石龙和梧州 长江 黄河 珠江 主要水电站(水利枢纽 ) 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丹江口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盛公、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 天生桥、龙滩、岩滩 各河段水文特征 上游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缓 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滩多水急 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流向与山脉斜交,形成平坎与峡谷相间的河谷地貌 下游 江阔水深、流缓、少支流 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成地上河 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利 灌溉:航运 (黄金水道 ):发电 (三峡 ):调水 (南水北调 );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 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 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上游凌汛;下游“ 地上河 ” 、凌汛 下游河口附近“ 咸潮 ” ;中下游洪涝 整治措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 ①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 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和保持水土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① 兴修水利,上拦下排; ② 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 ③ 加固堤坝 ① 引淡压咸; ②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分析方法 类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少,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分布 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① 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湿润、半湿润区 ) ② 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 (干旱、半干旱区 ) ③ 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① 鱼类:集中于东海 (舟山渔场 ) ② 海盐:集中于渤海 (长芦盐场 ) ③ 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 类型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问题 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现象惊人 ① 水土流失严重 ② 土地沙化严重 ③ 森林资源减少 ④ 草场资源超载 ① 乱采滥挖 ② 破坏环境 ③ 浪费严重 ① 过度捕捞 ② 海洋污染 对策 ① 跨流域调水 ② 兴修水库 ③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① 依法管理 ②“ 开源 ”“ 节流 ” ③ 建设保护 ① 贯彻《 矿产管理法 》 ② 合理使用 ③ 综合利用 ① 捕养结合 ② 防治污染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条件 粮食作物 小麦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西北灌溉农业区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 玉米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水稻 长江流域 江淮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利:农业基础好、地形平坦、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利:人均耕地少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影响条件 经济作物 棉花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南疆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油料作物 油菜 长江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 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糖料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北疆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 • 图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 •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 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2)北方适宜发展旱田农业 , 但常受春旱的影响; (3)南方用水充足 , 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 (4)西北内陆干旱少雨 ,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 (5)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如下图所示: •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名称 位置、范围及主要工业中心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① 丰富的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②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 ① 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工业产品类型单一、技术落后 ① 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 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③ 适当限制某些能耗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的发展 名称 位置、范围及主要工业中心 特点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京津唐工业基地 轻重工业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① 丰富的煤、铁、石油、盐等资源; ②统一的电网;③ 便利的铁路、公路和近海运输; ④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① 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②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①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高一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相关推荐
B. easy to reach C. hard to break D. safe to choose 36.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we can infer (推断 ) that the students ______ . A. sang songs side by side B. achieved their dreams C. had a
SO4↓+Fe(OH)3↓+3NH3•H2O 2 2 2某 100mL 溶液可能含有 Na.、 NH4+、 Fe3+、 CO3 、 SO4 、 Cl 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 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 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 - A.原溶液一定存在 CO3 和 SO42 , 一定不存在 Fe3+ B.原溶液一定存在 Cl- ,可能存在 Na+ 2- C.原溶液中
③ 想早励良规,自求多 福 ④ 将军„„高台未倾,爱妾尚在 ⑤ 见故国之旗鼓„„岂不怆 悢 ⑥ 北虏„„恶积祸盈,理至焦烂 A. ① ④ ⑤ B. ② ③ ⑥ C. ① ③ ⑥ D. ② ④ ⑤ 16.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丘迟首先对陈伯之过去与目前的境况进行了对比:过去是威风八面,现在是狼狈不堪。 B.丘迟认为陈伯之投奔北魏是受了他人挑拨,迫不得已;如果归降
④ 继承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 俾斯麦 铁血宰相 返回 1865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 1864普奥对丹麦 1866普奥战争 1870普法战争 返回 ①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871) ( 1)内容: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
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司法权 军事权 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F=kx, k 的值与橡皮筋的原长 L、横截面积 S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证明 SkYL ,其中 Y 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 ( 1)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 Y 的单位应为 A. N B. m C. N/m D. N/m2 ( 2)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做出了外力 F 与伸长量 x 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 k=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