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内容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九届人大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社会主义 民主制度的完善 民主政治建设 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 起步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 曲折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制度化、程序化发展阶段 1949年 1956年 过渡时期 建国后中国的历史分期 1956年 1966年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1966年 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 至今 改革开放时期 1953年版人民币 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从以上表格内容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的是 2、 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B. 属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C. 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 D.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C 3、(广州深圳中山珠海 2020届第一次六校联考)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D、 《 中华民国约法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A 材料一、 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及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 《 大明律 》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 权。 —— 1912年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 联系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自古以来经历哪些 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 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高三历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制 受命中央 督责属县 乡 里 里正 治民,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想想议议 : 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说明郡县制的特点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同点 :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时 代 奴 隶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文化
造了儒家思想 ,吸收法家和道家 ,主张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汉武帝采纳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至此 ,儒家为主 (表 ),法家为辅 (里 ),佐之以道的治国思想形成 . 认识 :中国治国思想由儒法道佛组成 .儒家有利缓和矛盾维护统治 ,法家有利加强专制集权 ,道家恢复经济 ,佛道麻醉人民 . 返回 .现代价值 . (1)春秋创立 孔子提出仁 ,礼 ,主张以德治国
高三历史总复习重点分析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五、革命理论 洪秀全:宗教理论 康有为:变法理论 孙中山:三民主义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 注意:特点、基本内涵、指导的实践及其结果 重点认识:后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指导的实 践及其结果 【 专题分类和重点分析 】 六、政治民主化的实践 法治意识 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 言论自由,选举和被选举,废除特 权,机构改革 民主协商、民主联合 党派政治 ① 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