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人类的需要内容摘要:

( 1)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得舒坦,行得方便( P82) ( 2)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P83) 小 结 劳动,精神财富的源泉 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起初大都是在人们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它们以人类的劳动为主题,记载、反映和歌颂了人类的劳动生活。 在劳动中,人们用歌声传达和交流信息,以舞蹈庆贺丰收,用书籍记录劳动的经验。 思 想 家 孔子 孙 武 孔子,编 《 春秋 》 ,著 《 论语 》。 军 事 家 医学家 李时珍 文学家 曹雪芹 司马迁写 《 史记 》 用了 18年;司马光编 《 资治 通鉴 》 用了 19年;徐霞客写 《 徐霞客游记 》 用了 34 年。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通过 10年的艰苦 劳动,完成了不朽的文学名著 《 红楼梦 》 ;哥白尼 写 《 天体运行论 》 用了 30年;达尔文写 《 物种起源 》 用了 28年;马克思写 《 资本论 》 用了 40年。 思考 :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感想。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精神财富的生产逐步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体力劳动中独立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它们在人类精神生产领域中艰苦劳动,辛勤地创造着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精神财富。 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 (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1)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起初大都是在人们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 P84) ( 2)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 ( P85) ( 3)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精神财富的生产逐步从物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