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丁橡胶装置工艺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处理工号进行脱水干燥处 理。 末釜顶部气相 经过 蒸汽喷射泵( J401) 的 喷射 吸收后 也 被送入首釜蒸汽分布器, 蒸汽分布器 出口 分成四股热源从首釜底部进入。 脱除的溶剂和蒸汽从首釜釜顶经油气过滤器 ( S402) 进入油气冷凝器 ( H442abc) ,凝液经油水分层罐 ( R442) 分层,溶剂油回收到溶剂油中间罐 ( R443) ,经油泵 ( B452) 送至溶剂回收工号。 此外,从胶粒泵( B450a)出口配有胶粒水循环管线到首釜 ,做为系统循环之用。 热水由热水泵 ( B453ab) 送来,分成三股,一股 进 胶水混合器充分混合 胶液 后进入首釜顶部 , 一股通过从首釜顶部 侧面进入,作为釜顶冲洗水,防止胶粒夹带 , 一股从首釜底侧面进入 , 控制 调节 首釜 液位。 为减轻设备腐蚀及胶粒结块现象, 热水 中还加入 5%左右的 烧 碱溶液。 分散剂从分散剂罐 ( R451) 通过分散剂计量泵 ( B457ab) ,打入进胶水混合器的热水管线中。 油水分层罐中分层水,由分层水泵 ( B456ab)供 胶粒泵( B450de) 做为轴封冷却水。 另外, 从油中间罐来的油用吸收油泵( B451)与 来自碱计量罐( R449) 的 3~5%的碱液 经过尾气加碱计量泵( B454ad) 混合在一起,送入吸收油冷却器 (H444)冷却后到胶 液罐顶与胶液逸出的尾气同时分别从各自的入口进入喷射泵,尾气被吸收后入碱洗罐( R446)和水洗罐( R448),洗去酸性杂质和碱液,从罐顶溢出流入 尾气油罐( R445) 再次分层,从罐上部出来与油中间罐的油一起去 893。 从凝聚送来的含水胶粒进入缓冲罐( R48 R5482)不断流入第一振动筛( J48 J5481)将胶水分离,水流入热水罐( R444)循环使用。 含有 30%左右水的胶粒由振动筛送入洗胶罐( R48 R5483) ,在搅拌下 ,不断地向罐内补充洗涤水,进一步洗除残余 的催化剂 ,经过第二振动筛 (J48 J5482)脱去洗涤水,胶粒进入挤压脱水机( J48 J5483),通过挤压脱水,出来的片胶水分降至 8~12%,进入膨胀干燥机( J48 J5484),在高温高压下,挥发份在机头处闪蒸而出,胶 条断裂 成胶粒,胶粒中挥发份降至 2%左右进入干燥箱与加热的空气接触,干燥,控制挥发份小于 %,干燥出来入提升机降温、升高,由送料机送入自动秤,称量后 放 入压块 机 成型,经交替机进入薄膜包装机,包上薄膜,经金属检测器进入纸袋包装、打号、缝口后进入胶库等出厂。 剂回收工号 由凝聚岗位 R443送来的溶剂(含有、水分及少量丁二烯)经 油气冷凝器 ( H441a和 H442a)与 凝聚釜顶气相换热后,进入 脱 水塔( T463)的第 32层塔盘。 脱水塔塔底重沸器( H466)用 蒸汽加热,从塔顶蒸出丁二烯(含量为 35%左右)、溶剂油及水的气相,经冷凝器( H461)冷凝入回流罐( R464),在R462 内沉降脱除分层水,一部分经回流泵( B452)打回流,一部分作为丁二烯回收塔( T464)进塔,塔底出来的溶剂油作为脱重组分塔( T466)进料。 自脱水塔回流罐来的物料 进入了丁二烯回收塔( T464)第 26 层塔盘,塔底重沸器( H467)用 蒸汽加热,塔顶蒸出丁二烯气相, 用 7℃ 盐 水 经 冷凝器( H462)冷凝后进入丁二烯 塔 回流罐( R469)。 为避免了丁二烯自聚,将阻聚剂 TBC 按一定比例送入塔顶冷凝器前气相管线和进料管线中,从回流罐底脱出部分分层水,经回流泵( B463)打回流,当丁二烯浓度在 %以上时再部分打回流、部分送往 SEBS 车间。 丁二烯回收塔底出来的含丁二烯 %以下的溶剂油,直接靠塔压或用塔底泵( B471)经冷却器( H478)冷却后送往 R443或罐区。 脱水塔釜的溶剂油(水值≤ 30mg/kg)靠塔压差(必要时用泵 B465)进入脱重组分塔( T466),塔釜重沸器( H468)用 )蒸汽供热塔顶蒸出杂质少,水值≤ 30mg/kg 的气相溶剂油,经冷凝器( H463)冷凝后入回流罐( R465),然后用泵( B466)一部分打回流,一部分经冷却器( H477)冷却或直接送入精溶剂贮罐( R490cd)供使用。 塔釜含有重组分的溶剂油,用泵( B467)经冷却后送往罐区。 自丁二烯塔底来的物料,含有轻组分杂质,进入溶剂油脱轻组分塔( T468),从第 26 层塔盘进料,塔釜重沸器( H470)用丁二烯塔蒸汽凝结水或 供热,塔釜物料用泵( B470、 B464b)抽出,经塔底冷却器( H475)冷却后送往罐区或返回 R443,塔顶蒸出含有轻组分杂质的气相溶剂油,经塔顶冷凝器( H465)冷凝后进入回流罐( R467),部分经回流泵( B461)打回流,部分送入罐区。 物料平衡方框图 胶液 4487kg 丁二烯 1273kg C6油 21490kg 丁二烯 5745kg C6油 20935kg Cat 油 1209kg 配制聚合 凝 聚 后处理 成品胶 4455kg 返回水 292305kg 回 收 丁二烯 1230kg C6油 21125kg C5油 35kg 丁二烯 1198kg C6油 2103kg 废油 97kg 污水 4242kg 蒸汽 24740kg 热水 29321kg 胶粒 4455kg 七、生产工艺条件 聚合岗位 1 Ni/丁 ( ~ 2) 105 n/n 2 Al/丁 ( ~ 104 n/n 3 B/丁 (~ 2) 104 n/n 4 Al/B ~ n/n 5 Al/Ni 2~ 6 n/n 6 防老剂 /丁 ~ n/n 7 油 /B 600~ 800 V1/V2 8 C4= =进料量(单线) 2~ 6 m⒊ /h 9 丁油中丁二烯浓度 177。 kg/L 10 首釜下部温度 65177。 5 ℃ 11 二三四釜温度 ≤ 105 ℃ 12 聚合釜压力 ≤ MPa 13 聚合釜安全阀定压 MPa 14 末釜门尼合格率 ≥ 80 % 15 末釜门 尼 44177。 4 ML 配制 计量岗位 1 三异丁基铝浓度 177。 g/L 2 浓镍溶液浓度 20177。 2 g/L 3 稀镍溶液浓度 177。 g/L 4 防老剂溶液浓度 180 g/L 5 防老剂 /丁 ~ %( m/m) 6 油 /B 600~ 800 V1/V2 溶剂回收岗位 1 脱水塔底温度 119177。 3 ℃ 2 脱水塔顶温度 90177。 10 ℃ 3 脱水塔顶压力 177。 MPa 4 脱水塔回流比 ~ 5 脱水塔进料 10~ 30 t/h 6 脱水塔顶含丁二烯 ≤ 45 % 7 脱水塔底水值 ≤ 30 mg/kg 8 脱水塔顶安全阀定压 MPa 9 脱重塔底温度 90177。 10 ℃ 10 脱重塔顶压力 0~ MPa 11 脱重塔回流比 ~ 12 脱重塔成品油水值 ≤ 30 mg/kg 13 脱重塔成品油碘值 ≤ gI2/100g 14 脱重塔残馏物 ≤ % 15 脱重塔顶馏程 65~ 90 ℃ 16 脱重塔塔顶温度 70177。 3 ℃ 17 丁二烯塔顶温度 37177。 4 ℃ 18 丁二烯塔底温度 105177。 15 ℃ 19 丁二烯塔顶压力 177。 MPa 20 丁二烯塔回流比 1~ 4 21 丁二烯塔顶含丁二烯 ≥ %( V/V) 22 丁二烯塔底含丁二烯 ≤ %( V/V) 23 丁二烯塔顶安全阀定压 MPa 24 R490cd 罐安全阀定压 MPa 25 R490cd 罐液面 ≤ 80 m3 26 R490cd 罐压力 ~ MPa 27 各罐装料系数 ≤ 75 % 凝聚岗位 1 胶罐装料 系数 ≤ 80 % 2 胶罐顶压力 ~ MPa 3 F441ab 顶压力 0~ MPa 4 凝聚水 pH 值 7~ 10 5 二釜 凝 聚水胶 比 ( 4~ 7): 1 6 凝聚总蒸汽压力 ~ MPa 7 混胶门尼 44177。 3 ML 9 生胶门尼 45177。 4 ML 10 F441a底温 97177。 2 ℃ 11 F441b底温 102177。 2 ℃ 12 F441a液面 52177。 2 % 13 F441b液面 56177。 2 % 14 凝聚冷凝油水温度 ≤ 40 ℃ 15 R441界面 30~ 60 % 16 R448界面 30~ 50 % 17 R443 存料量 50~ 150 m3 18 R446 界面 10~ 30 % 19 二釜 凝聚水胶 比 ( 3~ 6): 1 20 F431 釜顶气相压力 0~ MPa 21 F431a 釜顶气相压力 ~ MPa 22 F431b 釜顶气相压力 ~ MPa 23 F431 底温 86177。 4 ℃ 24 F431a 底温 105177。 5 ℃ 25 F431b 底温 95177。 5 ℃ 26 F431 液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