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内容摘要:

张加大分封,把王国的土地再分给子弟。 (1分 )结果:前者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迅速激化,引发了七国之乱; (1分 )后者使诸侯封地越来越小,其势力越来越弱,无力与中央对抗。 (1分 )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 (1分 )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保持优势地位。 (1分 ) 二、君相矛盾与君主专制的加强 (改编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 秦有左右 ……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 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出一些人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 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 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 …… 这种不断的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丞相”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1分 ) (2)请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汉朝、唐朝、宋朝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5分 )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1分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 (4)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请归纳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的趋势。 (2分 ) 【 解析 】 本题考查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历程。 皇帝通过分割、制约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来不断强化皇权。 第 (1)问,通过“金印紫绶”可以看出丞相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回答;第 (2)问,根据“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来回答;第 (3)问,根据吕不韦、曹操“掌握国家大权”可知相权重,威胁皇权;第 (4)问,通过归纳可知趋势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 答案 】 (1)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1分 ) (2)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1分 )唐朝:三省长官均为丞相,相权一分为三。 (1分 )宋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 (3分 ) (3)说明的问题:丞相位高权重。 (1分 ) 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阻碍。 (1分 ) (4)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2分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2020山东高考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 )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名师指津 】 宋朝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事,而三司使掌管财权。 通过这项制度,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A项宰相的权力是缩小了,一分为三;B项是指清朝雍正帝时设置的军机处; D项材料不涉及地方。 故选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