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内容摘要:
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 2. 分异规律 3. 垂直自然带 (高山植物区 )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 (基带 )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 (即雪线 )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 规律方法 】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 考向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0佛山模拟 )读右图,回答 (1)、 (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 大气环境 B. 地壳运动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 解析 】 第 (1)题,从前后三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地形不断隆起,植被也随之变化,由此判断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地壳运动。 第 (2)题,地形隆起之后,迎风坡分布着森林,背风坡分布着草原、荒漠,反映了地形 — 风向 — 植被之间的相关性,因此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答案 】 (1)B (2)A 考向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 (2020江苏高考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读图回答 (1)、 (2)题。 (双选 ) (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 A. 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 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 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 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 (2)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 C. 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 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 解析 】 第 (1)题,该题首先根据垂直带谱确定区域,在中国垂直带谱如此繁多,且基带为常绿阔叶林的只能是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第 (2)题,从上题可知该区域位于西南地区,但影响该地区的主要是东南季风,而不是西南季风。 【 答案 】 (1)AC (2)AD 对地域分异规律把握不准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 → ② → ③ → ④的变化是以 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相关推荐
B • “ 西气东输 ” 工程是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 它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据此回答 2~ 3题。 • 2. 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在 ( ) • A. 东北平原 、 华北平原 • B.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 C. 四川 、 陕甘宁 、 柴达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 • D.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3.
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组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既需要扩大民主,鼓励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也需要高度集中,汇集人民的智慧,调集全国的资源。 ② 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意义
合国力 p107 • 第一 , 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 ,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 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 , 维护世界和平。 • 第二 , 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 , 独立自主 、 自力更生 , 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 、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 , 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 第三 ,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
环境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避风处含盐土壤充足 藏羚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环境 食物、水源、避风处、含盐土壤不足 藏羚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A B C D “一山不能容二虎 ” 反映了地理环境所具备的 A 生产功能 B 消费功能 C 分解功能 D平衡功能 解析:一定范围山林生态系统中老虎的生长 繁殖都要受到食物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老虎 和其他各物种的数量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动态 平衡
6。 30176。 40176。 60176。 70176。 90176。 0176。 10176。 25176。 35176。 50176。 70176。 90176。 温带大陆性气候 A B C D E F G H K M P 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图 观察与思考。 60176。 50176。 1 4 7 10(月) 1 4 7 10(月)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60